“社工站建设这一年”地方经验展示(6)

2021-11-02 10:14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在“十四五”时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治理途径,优化社会工作者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之间的联动机制,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社会服务需要和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快完善现代社会工作制度,通过加强和完善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重庆市九龙坡区:依托三级服务体系创新“五社联动”机制

周辉胜

近年来,重庆市九龙坡区以推进“五社联动”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构建起以社区“两委”为龙头、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机制。

以能力建设为基础,提高联动能力。“五社联动”是社会治理的力量动员机制,社区“两委”是龙头,各方能力是基础。一方面,提高社区“两委”能力。按照书记主任“一肩挑”和学历年龄“一升一降”要求,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二十一级”职业体系,规范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提升联动各方的参与能力。建立区级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和镇街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大力孵化培育社会组织;实施社工人才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方式,社区居民自组织由镇街备案、社区管理;成立区慈善与公益事业促进会,设立区慈善公益园,整合辖区慈善公益资源。

以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为依托,健全联动机制。“五社联动”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整合机制,要联在需求上、动在项目上、实在过程中。一是依托社区社工室,健全需求调查机制。通过社区社工室发动社区志愿者,采取入户走访、居民提案、定期协商等方式,梳理出辖区需求清单、问题清单及资源清单。二是依托镇街社工站,健全项目实施机制。镇街社工站将居民需求清单和治理问题清单策划为项目,申请区、镇街两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服务。三是依托区社工中心,健全过程管理机制。通过委托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全区“五社联动”基地建设、力量培育、资源链接、项目购买、政策扶持、绩效评价、资金使用等进行全周期管理。

以购买服务为抓手,发挥联动作用。一是民政牵头、各方参与,把购买服务统筹起来。联合区财政局印发《九龙坡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在全市率先实现由民政部门统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2021年,统筹民政、部门、镇街、社会力量多方资金1111万元,购买项目88个,居全市第一。二是专业社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把服务项目做起来。全区每一个购买服务项目都由专业社工具体执行,同时采取“社工+志愿者+爱心资助”的方式,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参与项目实施。如九龙社工中心策划实施的社区治理“金点子”征集项目,动员辖区208家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向辖区居民征集到800余条建议,经过多轮协商论证,最终确定了“文明养犬”“文明晾晒”等10个“金点子”予以实施。石坪桥街道针对辖区困境儿童实施的“E爱空间·阳光相伴”项目,第一期上线筹款2.7万余元,街道支持2.1万余元,完成对辖区内11户困境儿童居住空间改造。三是全程督导、四方评估,把绩效考核硬起来。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对服务项目进行全程督导,采取四方评估法评估项目实施绩效,形成优续劣汰的良好生态。

以“互联网+慈善”为主渠道,筹集联动资金。“五社联动”机制要常态运行、充满活力,活在经费、贵在保障。在每年“99公益日”策划项目上线募集资金,发动辖区社会单位和居民积极参与。在筹集资金过程中,通过区慈善会设立福彩善心亭、发动书画家义捐义卖书画作品等方式,创新资金筹集渠道;通过区慈善会支持镇街设立社区阳光基金、社区公益服务基金,作为购买服务的资金池,滚动实施购买服务项目。

上一页 1... 45678...1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