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变”促“四助”
让社工站(室)建设落地生根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社工站(室)建设侧记
大虞街道社工站开展社区社工室建设与服务督导会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大虞街道地处潍坊市中心城区,辖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现辖9个城市社区,总人口74338人。截至2020年底有低保、低收入家庭52户,在册残疾人527人,60岁以上老年人7450人。2021年以来,大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街道社工站(室)建设纳入推进社会治理提升和“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管,社工机构抓落实,社工人才唱大戏。在街道建设社工站,在社区建设社工室,率先在全区实现了街(居)社工站(室)全覆盖,打通民政政策落实与社会工作服务“最后一米”,秉持“助人自助”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突出一个“助”字,探索出“四变四助”社工站(室)建设服务模式。
社工入户走访
一、变“求助”为“援助”
“疫情之后,进入公共场所,乘坐交通工具,都得出示健康码,以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办不了,正犯愁呢,社工站就搞了这个老年智能手机培训小组,俺不光能出示健康码了,还学会了微信聊天、手机摄影,真实太及时、太实用、太赞了!”一边说着,社区居民韩大姨打开手机,颇有得意的显摆她刚刚拍的旅游观光照片——
社区居民孙大姐的孩子突然得了严重的疾病,高昂的治疗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借遍了亲朋好友,一家人正一筹莫展的时候,社工来到了家里,帮助解决大病临时医疗救助和通过合法途径募捐的事——
“听说老李头前些天被骗了,白白损失了好几万元,你看老李这些天也不出门了,可别憋出病来啊!”近年来,诈骗犯罪案件频频发生,犯罪分子专门盯上信息渠道蔽塞、辨别能力不强、奢望保健长寿和赚钱养老的老年人。针对这一社会问题,社工站主动作为,先后开办多期老年人防诈骗小组、健康养生与防诈骗培训班,印制防诈骗宣传手册等,“有问题找社工”逐渐成为社区新词——
过去,社区救助对象、困难群体的筛查与发掘一般是由服务对象主动到社区求助,或由社区工作者走访挖掘、居民代表、志愿者发现提报等渠道确定,有的困难家庭碍于面子或其他原因不申报救助,有的困难户的实际需求与常规的救济救助项目不匹配等。除此之外,社区老年群体、残疾人家庭、妇女与儿童、青少年的需求也存在着个别化与多样化的特点,如果缺少有效的调查分析,社区服务活动、服务项目从设计到执行往往存在范式化、想当然现象,居民参与度低、社会效果差。由此造成服务对象发现不及时、需求分析不精准、服务工作不到位、隐形困难群体和隐形服务需求难发现等问题。
大虞街道社工站老年人智能手机学习小组
大虞街道社工站老年人防诈骗小组
大虞街道社工站成立后,在街道民政办的指导协调下,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引领下,社会工作者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通过运用社区走访、入户访谈、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等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用脚步丈量社情,用爱心丈量民意,与居民建立信任关系,不断发现潜在服务对象和潜在服务需求,分析普遍性问题和个别化案例,建立起信息渠道,变“被动”为“主动”,变“求助”为“援助”,培育和链接服务资源,针对不同需求,规划并实施了大量的特色服务项目和个案服务案例。如:街道社工站的“智享银龄”老年人智能手机学习小组课程已经成为“精品课程”;孙家社区的残疾人家庭温暖过冬服务案例被电视台报道;东庄社区开展的单亲家庭儿童帮扶项目、“温暖驿站助力梦想,携手童心希望前行”儿童小组等活动给辖区困境儿童及家庭增能助力;大虞社区用“夕阳红、乐不停”把老年人聚拢起来参与社区协商、社区建设;北虞社区的“友你友我”儿童支持小组、东园社区的“党是阳光我是苗,我与党旗同框”少年儿童感恩教育活动、虞中社区的“小小烘焙师、快乐助成长”亲自项目等深得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福寿街社区用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助力社区疫情防控效果明显。
孙家社区社工开展困境家庭个案帮扶
二、变“救济”为“救助”
“虽然现在是三九寒天,但是封起阳台以后我这个心里感到很温暖,感谢社区对我们父子的关爱”!社区低保户于某哽咽着说完这句话,深深地给社工鞠了一躬。这是发生在孙家社区的感人一幕。
社区低保对象、残障人士、困难家庭是民政救助的重点群体,也是社区服务的重点关爱对象。长期以来,对这些群体的帮扶一般会体现在政府的政策性救助(如低保金等)和政府、社区及社会各界逢年过节的入户探访慰问,这些访问往往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是,放下救助物品,寒暄几句、拍拍照片就万事大吉,而对这些困境个人和家庭的个性化、常态化帮扶以及社区康复、社区就业与心理支持等服务做的不多或不到位。
大虞街道社工站建立后,社区调查、入户寻访成为社工的必修课。今年春节前夕,孙家社区社工在对年近七旬的低保家庭于某家访时,聊天过程中不时感到一阵阵凉意,这才发现于某家里原来没有封闭阳台,门窗也是单层玻璃且年久失修。于某是单亲家庭,女儿二级智力残疾,从小不具备自理能力,母亲在其年幼时离家。二十多年来,父女二人租住在单位的单元房里,生活极度贫困,是社区多年的低保救助对象。但是在以往对其家庭的救助中,往往仅限于资金和物资帮扶,并没有实质性关注父女二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理问题。发现这一问题后,社工们立即制定新的个案帮扶方案,运用社区爱心基金为其家庭安装了阳台门窗,并定期开展家访和志愿服务,给予心理上的关爱支持,改善其生态系统,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
针对辖区内残疾人的需求,大虞街道社工站联合区残联、公益组织等资源,利用社工站服务平台,建立起全区首家“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先后为10余名社区残疾人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和辅助性就业培训服务。
针对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入能力的培养,大虞街道社工站与区社会工作协会联合开办“自闭症儿童星光快乐训练营”项目,利用每个周六下午,聘请专业教师进行非洲鼓与声乐训练,为30多个自闭症儿童及家庭带来福音。
从“救济”到“救助”的转变,折射出一线社工不可替代的专业作用,帮助困难群体重塑信心,救助工作也因此而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三、变“想助”为“会助”
社工小李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信访维稳工作中,她充分运用接纳、同理、共情、尊重、倾听等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与会谈技巧及心理动力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系统理论,与信访人之间由对峙到平缓,再到建立信任关系,化解了多起信访案件。她说:“街道社工站每月开展的集中督导帮我解决了很多实务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社会工作的理念也让我在社区服务工作中更有技巧。”
在大虞街道社工站,民政部、省民政厅、市、区民政局的各类会议精神、政策规定,各地经验做法、案例分享,相关标准流程与管理制度等都被编辑成册,同时这些材料成为各社区工作室的“标配”,让一线社工时刻能够随时学习。
在街道社工站建设方面,大虞街道委托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专业社工机构——潍坊市奎文区美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运营。美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派驻的3名驻站社工都是多年从事养老服务、儿童服务和残疾人服务的一线持证社工,并聘请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和齐鲁和谐使者做专业督导。在社区社会工作室建设方面,由社区“两委”成员或社区工作者兼任负责人,但必须是持证社工。“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成为了对街道社工站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
今年5月,在街道某小区征收拆迁工作中,各社区社工充分运用任务中心模式、地区发展模式、心理社会模式和个案工作方法,因人而异、因户施助,仅用不到10天时间顺利完成111户征收拆迁任务。
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深深的融入到了社工日常社区服务之中。社工在应对社区问题时从“想干”变为“善干”,面对服务对象时,从“想助”变为“会助”。
四、变“寡助”为“互助”
培育“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意识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互帮互助”的社区文化是建设和谐社区、改善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社工站(室)建设与服务的重要内容。
大虞街道社工站建立以来,以“四社联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平台作用,坚持党建统领,专业支撑,资源整合、跨界合作,帮助和指导社区社会工作者挖掘本社区公益资源和居民骨干力量,链接外部资源,培育和引进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组织,针对各社区特点与服务需求,以“社工+义工”的方式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
今年以来,街道社工站和各社区共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组织9 个,引入各类社会组织6个,新增志愿者人数700余人。这些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力量配合街道社工站和各社区开展了大量的社区治理与为民服务项目。如:民政领域特殊困难群体调查摸底、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困难家庭与残疾人家庭帮扶、自闭症儿童能力训练等,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起社区支持网络。同时,开展社工站(室)建设规范化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疫苗接种、社区环境整治等,助力街道和社区治理能力提升。
社区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力量的介入,弥补了街道、社区治理短板、充实了社区服务力量、解决了社区服务需求、培育了社区慈善文化。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改善外部环境、开展认知修正、寻找优势视角、辅以增能技巧,助力服务对象恢复社会功能、提高工作与生活能力,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也推动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落地生根。
(潍坊市社会工作协会供稿)
作者: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虞河路2145号孙家社区服务中心 张光辉、王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