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道昙华林社区社工站:
“3个+”实现家门口的社会工作服务
梅晓东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道昙华林社区位于武昌古城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该社区社工站在运营中坚持党建引领、以专业服务为主线、以服务社区为主业,构建一站服务、两工协同、多方联动、全心为民的体系,以“3个+”模式打造家门口的社会工作服务。
在社工站建设上,做好人员、资金、清单“3个+”。配齐配强人员。以社区内的15名持证社工为基础,搭建并完善社工站组织架构,为社工站发展提供人员保障。稳定资金来源。通过政府购买解决专职岗位、协调部分惠民资金,积极开拓公益慈善资金渠道、发动辖区单位及居民捐赠为补充的方式,为人员岗位、活动经费提供稳定支撑。明确各类清单。理清社区资源清单,包括单位资源、行业资源、院校资源、公益资源;制定制度机制清单,包括人员岗位管理、志愿者管理、“五社联动”机制等日常管理运行规范和机制;制定服务清单,包括面向辖区居民、商户及游客的法律服务、就业服务、文体服务、关爱服务等。
在社工站运营上,做好强点、连线、扩面“3个+”。在强点上,重点发挥专职社工、社区工作者等主体专业优势,把直接参与社区治理的若干个“点”做强做优;在连线上,通过区域化党建联盟把辖区内长江人艺、昙华林小学等30余家单位连接在一起,通过商户联盟把街区100余家商户连接在一起,通过“家门口的议事会”以及四级议事平台把十四中家属区、马道门小区等小区居民联系在一起;在扩面上,扩大社区治理参与面及社区服务覆盖面,促进协同治理的多元参与。
在社工站服务上,做好居民、商户、游客“3个+”。社区聚焦辖区内各类不同群体,紧扣“街区、景区、社区”融合式发展,打造家门口的社工站。社区社工站充分发挥“服务在社区、服务为社区”的作用,针对社区居民,在做好弱势群体的暖心关怀和贴心服务的同时,通过社区规划师计划营造“家门口的景观”,结合社区公共事务开好“家门口的议事会”,促进协商治理,让社工站成为“居民之家”;针对街区的商户,在协调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环境保洁等各项保障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商户开放日、街头剧场、街区打卡定向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街区活力,为商户增人气、提业绩,让社区社工站成为“商户之家”;结合景区需要,在向游客提供问路指引等志愿服务的同时,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人人都讲昙华林”讲解员成长计划,积极向游客传播推广昙华林景区的红色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邻里文化,让社区社工站成为“游客之家”,不断推动形成景区宜游、街区宜业、社区宜居的昙华林共同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