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骋: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

2014-03-14 09:22   东方今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河南社工看郑州,郑州社工看金水。目前,郑州市的社工机构90%集中在金水区,金水区的21家专业社工机构中,有16家是民办性质。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有益探索

原题: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有益探索

绿城社工服务站属于以政府运作为主的模式,金水区的其他民间社工机构则是政府购买岗位。与广东、天津、上海等地成熟的社工机构相比,仍处于探索阶段的郑州,面临专业人才偏少和经费短缺等瓶颈。而要形成具有郑州本土特色的社工新模式,还尚待时日。

运作模式

建站伊始,陈骋开展活动时,大家根本不知道社工是干什么的,有人认为社工是收费的,还有人认为社工是干家政服务的。

这让陈骋感触颇多,在尚属空白的河南,对于社工这个新生事物,很多人是一头雾水,闻所未闻。于是,陈骋就利用各种平台,不厌其烦地向人们宣传。

在陈骋看来,社工是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社区提供专业服务,专业社工师要有从业资格,是“专业雷锋”。而被称为“志愿者”的义工,是“义务雷锋”。只要有爱心,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义工。

目前,我国的社工服务有三种模式,一种是政府与社会组织结合的模式,一种是以社会组织运作为主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政府运作为主的模式。

最早一股社工热是2004年在上海引发的,是“高度行政化的与官方机构紧密对应的架构模式”。已成全国典范的深圳社工的操作模式,是把社工组织进行民间化运作。

叫响全国的天津开发区模式,则是民营非企性质的泰达社会服务中心社工站逐步取代原来的居委会,并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吸纳人才。

绿城社工服务站隶属于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是以政府运作为主的一个专业社工机构。包括陈骋在内的三个“准社工师”的工资和服务站的办公经费,由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拨付。这被陈骋称为“体制内的专业社工机构”。

职业受冷遇

河南社工看郑州,郑州社工看金水。目前,郑州市的社工机构90%集中在金水区,金水区的21家专业社工机构中,有16家是民办性质。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金水区在省内率先启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岗位项目。当年,区财政拿出130万元,通过公开招投标,按照每个岗位5万元的标准,在全区设立社工服务岗位26个。2012年,区财政又投入250万元,购买了50个社工服务岗位,分布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婚姻家庭咨询等多个领域。

2013年12月初,金水区政府斥资150万元对“社会服务中心、特殊群体养老助老、低保家庭救助”三个社工服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金水区彩虹社工服务中心等7家民间社工机构中标。

金水区民政局社工科科长阮晓祥说,金水区力争2014年再购买50个社工岗位。

时至今日,上海市共有从事社会工作相关服务的社工机构115家,全市具有各类社工职业资质的人数已达1.5万人。而深圳市的社工机构达到39家,由政府购买岗位以及项目的社工已达885名。

现在,河南省已有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15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有近千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真正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却不到10%。

与此对应的是,按照国际标准,拥有750万人口的郑州约需社工1.5万人,但实际上,截至2012年底,郑州登记注册的专业社工只有400多人。从2008年全国首次社工师考试至2012年,我省拿到社工师证书的也仅有2050人。

两个瓶颈

一些地方社工专业机构的服务内容,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广州市同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个民间专业社工机构,该中心下设老年组、家庭组、残障组、青少年组、志愿者组、外来工组等十几个小组,拥有近百名准社工师。

据该中心理事长宋海啸介绍,他们是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赞助、项目自筹等多渠道筹集活动资金。2014年,他们通过投标,承接了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等四个镇街的社会服务工作,每年有近千万元的运作资金。今后,他们要逐步摆脱政府购买岗位的运作机制,逐步走向市场,为大中型企业职工服务。

其实,专业人才偏少和经费短缺,一直都是制约绿城社工服务站壮大发展的两个瓶颈。

绿城社工服务站目前有专职社工师3人。因为专职社工偏少,目前大部分工作由义工承担,由于义工的不稳定性,工作的持续性和专业化程度难以保证。每年的办公经费不足10万元,面临着资金难题。

陈骋说,绿城社工服务站的经费来源主要靠街道办事处,约占80%,另有20%靠企业赞助和自筹。一方面,办事处财力有限;另一方面,社工服务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中部地区尚处探索阶段,社会认同感还不高,企业赞助也十分困难。

转型

从成立绿城社工服务站那天起,陈骋就在探索适合郑州的社工服务模式。

作为郑州市人大代表,在2014年2月中旬召开的郑州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陈骋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和培育创新社会治理的议案》。

陈骋认为,近年来,郑州市虽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也开展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有益探索。然而,扶持力度尚无法满足社会的期望和需求,导致很多社会组织起步艰难、发展困难。

他在《议案》中建议,建设郑州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园),发挥其示范作用;降低门槛,减少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程序;建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以奖代补”、“项目委托”、“公益创投”等多种方式进行扶持。

陈骋还建议,把“志愿服务”打造成郑州的新名片。“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带动,全民注册义工,设立‘志愿服务市长奖’,在全市形成‘全民志愿’的良好氛围。”

陈骋告诉东方今报记者,未来郑州可采取“社工进社区”的发展模式,即在全市每个街道办事处通过岗位招聘的方式引进1名专业社工。在每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一家类似绿城社工服务站的体制内社工组织。同时,对于成熟的体制内社工组织,及时进行体制转型,培育一批体制外社工组织,最终形成具有郑州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