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区:社工发展迎来春天(7)

2014-07-10 09:47   江门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据统计,自2012年彩虹社工中心作为新会第一家社工机构正式成立以来,在短短2年间,新会目前已拥有8家社工机构,而第9家社工机构也马上挂牌。与此相对应的是,自2008年以来,新会考社工证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今年新会报考初级社工考试221人,中级49人,而在这之前,已通过初级考试100人,中级16人。

未来

错位发展 不要恶性竞争

林健辉指出,与周边城市相比较,新会的社工服务仍有相当差距。去年,新会曾带队到顺德容桂街道进行学习观摩,大家惊讶地发现,仅一个街道便拥有25个社工机构,容桂街道为此还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对其指导工作。当时,时任新会区委副书记、社工委主任曾雄伟感叹说:“从新会到容桂,也就几十分钟的车程,但在社工服务领域,我们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政府大力推动社工服务发展,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指引、监管要跟上,方能健康发展。”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李昆韶表示,政府行为好比“放水养鱼”,但不可避免的是,海滩上也可能有“杂草”。他认为,对此,政府方面应有清晰的理念,除了投入资金之外,相关机制要跟得上,比如指引社工机构错位发展,避免其出现狼性发展的恶性竞争。此外,由于一些项目难以在短时间内出成效,政府方面也应有足够的耐心,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

李昆韶还指出,长远来说,社工机构须有危机意识,内强素质,做好人才的管理和培养,做好服务,打好基础。“社工服务的发展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而企业最终也朝着企业化的方向发展。”他认为,社工服务的市场很大,即使社会企业、团体对社工服务也有需要,即使将来政府购买服务少了,社工机构仍可凭借着专业性,具备生存能力。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姜妍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