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服务标准”
王金华说,“大爱之行”项目让各项政策“落地”,最终要在实际操作层面形成长效机制,促进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
在李嘉诚基金会方面看来,投入2000万元与民政部合作开展“大爱之行”项目,则是因为项目具备“多功能”。
“大爱之行”项目有4个具体的目标:一是通过项目实施,推动改善受助人群的生活境遇;二是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三是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建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体系;四是通过项目实施,探索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
李嘉诚基金会项目经理陈瑜告诉记者,基金会重视项目的“1+1模式”:既能帮助困难者,又能帮助社会组织。
陈瑜说,基金会非常重视为国家社工人才培养出力,因为“这些能力是拿不走的,在项目期结束后,能力会留在当地”;同时,2000万元的捐赠也撬动了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
“我们重视的另外一点是,这个项目中有一部分工作是政策研究。我们非常支持系统化的研究工作,希望找出中国社工服务的标准,总结出本土化的经验。”陈瑜说。
王金华也强调,发展社工服务需要建立合适的标准体系。他说:“举个例子,社工服务失能老人,怎么服务、服务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应该有个标准?”
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都非常看重项目的实施效果,在评估体系中将引入第三方机构,这有利于客观评估项目成果。
此外,无论是民政部还是李嘉诚基金会,均看重这一项目在全国的示范性。陈瑜说:“我们评审选择110个项目,是为了示范给各地政府看,怎样才能找到有能力、符合要求的社工机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