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8.03鲁甸地震社会工作培训班”成都、雅安考察学习

2015-10-30 14:3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10月16日至20日,昭通市乌蒙社工一行27人赴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参加“8.03鲁甸地震灾区社工专业培训班”的培训,并深入到成都社区、雅安420地震灾区向当地的社工机构和社会管理机构学习取经。

 

(领导、专家们与昭通社工合影留念)

(云南省昭通市社工孵化基地 石声明)

10月16日至20日,昭通市乌蒙社工一行27人赴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参加“8.03鲁甸地震灾区社工专业培训班”的培训,并深入到成都社区、雅安420地震灾区向当地的社工机构和社会管理机构学习取经。                                                       

(专家们在分享)

几天的参观、学习、考察和培训,27名昭通社工从政策层面、专业理念、具体做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阮院长、顾院长在分享) 

一、专题讲座澄清了乌蒙社工的思路 

17日上午,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研究员,民政部社工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主任郭虹教授为鲁甸地震灾区前来学习的昭通社工做了《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的专题讲座。                                               

(顾林生院长到昭通社工讨论地点看望昭通社工)

(顾林生院长同昭通社工合影)

(郭虹教授在授课)

她谈到:汶川地震后,灾害救援促成了社会组织合法、有效地扩大其空间与行动范围。芦山抗震救灾中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行动及平等合作,是最突出的特点和最有价值的贡献,政府成立了雅安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了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鲁甸地震后,国家层面派出5支社工专业队伍支援在地服务,引领、带动、催生了乌蒙社工的发展,发展壮大了昭通市的社会组织(云南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向荣博士分享)。                                                   

(向荣博士在分享)

郭教授指出:灾害救援推动社区建设,一是通过救灾进入社区,回应救援时期的需求;二是通过社情调研,了解村民的需求及村落的情况;三是根据需求争取项目,帮助村民度过安置期和重建期;四是吸收本地青年和村民参与项目活动,培养本土骨干,重建社区文化。

郭教授精辟的论述,以及“授人以渔”、“小母牛的故事”、陈光标的“慈善故事”等案例,更加深了乌蒙社工对志愿者的认识,对志愿者条件的了解;能区分慈善行为与公益行为的不同,认识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明白了灾后社会工作服务“你不是来做好事”,而是“你要把事情做好”。

在郭教授的带领下,乌蒙社工们就“鲁甸灾后重建中社会组织的活动空间”;“鲁甸灾后重建中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对鲁甸地震灾区社工专业培训班的需求”;“8.03地震后的社会组织与志愿者服务回顾;有什么特点和经验教训”等四个专题进行了转轮讨论及快速评估。                                                

(转轮讨论)

转轮讨论的方法充分发挥个人及集体智慧,将一个个论题分组进行充分讨论再转轮讨论补充完善。加上郭教授的释疑解惑,向荣博士的分享,大家就针对鲁甸灾后社会工作服务提出的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领会和认识,为我们正在开展的李嘉诚基金会鲁甸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奠定了基础、澄清了思路。                                                     

(转轮讨论)

心理健康护理中心社工刘洋在心得体会中写道“理论、经验、案例分析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让我在学习中,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个体思路清晰、记忆深刻。” 

在培训基地的安排下,培训班部分学员利用中午时间,与成都授渔公益(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人士组成)的伙伴进行了交流座谈。就如何向政策、政府层面寻找资源?如何解决社工人员流动的问题?个人发展需求及职业设置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提高灾民在灾后生活质量问题?如何提升机构的潜能等问题,分组进行了深度的交流,转轮讨论和分享。 

二、研讨大会拓宽了昭通社工眼界                                                       

(认真聆听) 

17日下午,乌蒙社工参加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举办的《防灾减灾与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聆听了联合国减灾署泰国曼谷亚太区秘书处项目官员槟城坑女士、丁辉教授、史柏年教授、郭虹教授、向荣博士;香港赛马会内地事务经理王红博士、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先生等人的精彩讲演,高规格的研讨会,众多专家的现场分享,使乌蒙社工大开眼界。

云福社工申开全表示“在聆听了这些报告后,自己不但从各位优秀人士的高瞻远瞩中长了见识……”

结合昭通灾害频发,承受灾害的能力脆弱等现状,今后,乌蒙社工要把如何发辉企业的社会责任,公众参与,配合政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作为一个课题来进行探讨。

三、雅安经验和雅安“乡工”发展的启示                                              

(在雅安听介绍) 

10月18日,昭通社工一行27人在郭虹教授,向荣博士的带领下来到了雅安市群团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参观学习。                                                  

(雅安参观)

雅安市群团组织服务中心主任和副主任介绍了雅安的群团组织服务工作情况,成都市心家园社工服务中心的芦山项目社工吕小英,“乡工”徐大爷、李传俊,北川中国心志愿服务队刘剑锋队长等介绍了发展乡工及乡工在社区开展活动等雅安灾后重建项目的情况,参观了雅安群团组织服务工作的图文、视频资料。                                                 

(和雅安同工们合影)

我们看到的雅安经验是:

1、雅安党委政府重视,由市委常委分管群团组织服务中心,从市直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该服务中心,市妇联副主席任中心主任,中心负责全市群团组织及社会组织工作。有了党委政府的重视,何愁社会工作的发展壮大。

2、芦山地震后,群团组织服务中心设置专家基地,着力孵化培育创业型和公益性组织。上接政府,下接部门的服务中心,既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也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在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同时,也解决了机构之间各自为阵、无序竞争、导致力量分散等问题。

3、在芦山地震灾区坚持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乡工,这些经验和做法对我们的触动很大。

昭通是一个农业大市,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贫困面大,外出务工人员多,三留守人员达240多万,如何让这些人群得到服务是当务之急。大力发展“乡工”,在社工的带领和支持下去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的服务,这是摆在昭通社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大课题。 

四、经验分享使昭通社工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8.03鲁甸地震四川队队友给昭通社工分享) 

10月19日,在灾害救援与管理学院,8.03鲁甸地震五支国家级社会工作队之一的四川队孙兴队长、钟平博士、谢书雨、李老师等专家为乌蒙社工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他们把多年来从事社会工作的经验、教训、受到的挫折等经过分析、提炼、浓缩为精炼的语言教给了我们,经验的分享解决了我们现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

如何处理好与社区的关系,孙兴老师说,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懂得尊重,要把社区放在机构的前面来说事,一句话不要跟社区抢功劳,这样才能搞好与社区的关系,从而得到社区的支持。

具体服务的时候要注意服务的规范性,特别是软性服务、档案资料、痕迹记录等一定要完整,社工就是“写工”。

谢书雨用他的现身说法,介绍如何走访和做个案,使我们不得不佩服。谢书雨在巧家包谷垴下大坪服务三个月,走烂四双鞋;他带头抬伤员,有一次,在一位村民下葬时没有人懂得、也没人愿意动手的时候,谢书雨站出来把骨灰一节一节地摆放在棺材里,使死者得以下葬;当地村民哪家有困难他都会主动帮忙,在巧家下大坪谢书雨是人人尊重的“小胖”,在下大坪,村民们还经常念叨他、赞赏他。

谢书雨说,走访要做到“走心”,注意发现当地有威望的人,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非常重要。在下大坪,他把整个村子的情况建立了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图,连村民之间的亲戚关系他都了然于心,跃然于纸。

谢书雨还说,农村社会工作不单是以服务对象为主体,要围绕政府的需求,从整个农村发展来统筹考虑,要不忘初心,坚持下去。这些分享对昭通正在进行的“三社联动之路”试点工作找到了突破口。

李老师就如何做农村生计服务问题作了分享,农村生计主要是帮助社区增收,帮助村民增收;首先要考虑的是资源问题,要梳理资源,一谈到资源,人们想到的就是钱,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最大的资源是人,而不是钱,李师师的分享把我们带出了又一个误区。

钟平博士把他教学和做社工多年的经验,高度浓缩为学习、反思、分享和希望几个字,我们受益很深。

最后,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顾林生教授前来看望乌蒙社工,还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川滇两省的交流合作,在后续活动中,考虑创造条件,提供场所和机会,供大家前来交流学习。

倾听了专家们的分享,乌蒙社工们对如何走访、陪伴、个案、小组活动、发展生计等具体工作方法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 

五、深度考察使昭通社工知道应该做什么   

(参观院8里的老人们活动) 

19日下午,昭通社工一行10余人参观了成都市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锦江区水井坊街道慈善会、锦江区水井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院8里托老服务中心,武侯区玉林街道玉林东路社区、心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机构和场所,看了活动和资料介绍,听取玉林社区副书记、各机构负责人及义工的情况介绍。                                                   

(参观院8里的老人们活动)

武侯区率先在社会组织成立了党的组织,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给我们领了路、带了头。                                                

(在锦江区水井坊参观)

给社区两委减负,社会组织入住社区,承接社区便民服务窗口,社区的一些服务项目交与社会组织办理,如玉林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了5个便民服务窗口,由5名社工人员开展服务。由于保证了时间和人员,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社区两委的事务由原来的180多项减少为130多项,社区干部真正得到减负。                                                

(在锦江区水井坊听75岁的老年义工作介绍)

鼓励社区干部持证上岗,凡持有中级社工师、助理社工师、社工员证书的社区干部,在正式报酬之外,每月分别补助600元、400元和200元。                                                 

(在玉林社区听取介绍)

成都市在持证社工数量不足,适应不了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民政局决定设置“社工员”职称,让更多有实践经验或者经过多次培训,有一定基础并愿意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能持证上岗,有效缓解了当前社工机构用人之需。这个经验进一步坚定了昭通培训考核发放“社工员”证的信心。                                                    

(在心航合影)

这些经验和做法对昭通社工“回去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有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后记 

四川的经验很多,很精彩,暂短的几天时间要学会一切不太可能,重点是后续学习和如何联系工作实际认真消化吸收,用于自己的工作。因此,一回到昭通,大家就开始了心得体会的撰写,写出了学习体会和今后打算。

有不少社工还联系实际认真思考,如少强社工甄选丽在成都学习,背着一大包的炊具,自己做回民伙食,而从未迟到缺席,培训学习时联系自己服务的社区实际踊跃提问,担心学漏了什么,在与授渔公益交流时听到了为灾民送牛奶的故事,她就想起了甘家寨,8.03地震甘家寨整个村子被埋,死了50多人,被迫背井离乡异地安置在小寨,他们没有住房、没有土地、没有劳动力、什么生活来源都没有,有些老人和孩子生活非常艰难,她在思考如何链接资源准备在甘家寨每天为贫困的老人和孩子们磨一杯豆浆送去,为他们增加营养。家住昭阳区新民社区的她,一头扎进甘家寨,去成都培训学习,几次来回经过自己家门而不入,一个多月没回过家。

昭通社工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要向专家们学习,回来后都活跃在《乌蒙社工成都行》的微信交流群,在群里向郭教授、钟平博士、向荣博士等专家请教,专家们也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云福社工申开全,多次打电话向芦山的“小英姐”就“乡工”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等问题进行请教,有时一个电话长达半个多小时。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看到了昭通社会工作的希望。

感谢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为乌蒙社工提供了这次学习机会!

感谢郭虹教授的精心安排,耐心教导、分享及陪伴!

感谢向荣博士的关心、支持、分享及陪伴!

感谢陈曦老师周到细致的服务!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