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工作蓝皮书(2013~2014年)《青年与青年社会组织——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出版,这也是我国第一本关于城市青年社会组织运行状况的专著。
30万字,1年4个月,21名成员,9个城市,1432份有效问卷,60家城市青年社会组织,近百次座谈和访谈……为了解我国城市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和发展环境,摸清共青团开展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基本情况,探讨进一步做好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路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从2013年开展此项研究,并聚焦40周岁以下青年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活跃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青年社会组织(包括隶属于共青团或由共青团联系的社会组织)和高校社团。
身份是个问题 外省的跑到广东注册成功了
“总体来看,我国城市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成员文化水平较高,多数青年社会组织热心公益,同时,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另外,在青年社会组织中,尚未形成组织严密、规模庞大、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青年自组织。”蓝皮书中写道。
“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找到这些青年社会组织并不容易,所以对这些组织真正存在的整体情况,目前还没有渠道去把握。就像一个人,通过一个身份证号,就可以掌握很多信息,但是目前很多青年社会组织,连这些基本信息都没有。”蓝皮书主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彦在谈及该书的调研过程时说。
这个实际的困难,也在此次调研的结果中得到验证。“真正登记注册的青年社会组织实际上不到十分之一,绝大多数青年社会组织并未登记”。“注册登记有两种,一种是资格审查,一种是信息收集,不够资格不给注册,而且现在连信息收集也不够。”刘俊彦说,调研数据显示,有22.3%的青年社会组织有过注册的尝试,但未成功,“这一比例还是乐观的估计,实际可能更低”。
至于未注册的原因:一是对组织发展来说,尚无迫切需要;二是不了解注册对组织的影响;三是存在制度障碍,难以注册。其中,制度障碍是最主要的原因。调研中发现,有注册登记需要而无法获得社会组织注册的青年社会组织,最后多以公司形式进行登记。由于广东省已进行试点放开社会组织注册登记,所以不少其他省份的青年社会组织跑到广东注册登记,并获得成功。
当然,调研也表明,大部分青年社会组织在未注册登记的情况下,并不影响其生存和开展活动,因此,约一半(47.3%)的青年社会组织还“没有想过”注册的事,17.8%的青年社会组织不愿意注册。青年社会组织处于动态发展中,对于部分社会组织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说,是否注册登记并不迫切,但随着自身发展,会逐渐产生登记注册的需要。比如,随着组织的发展,涉及到对外获得资金,资金的使用流转需要正式身份;随着活动影响的扩大、成员在组织中的职业发展需求增强,也会需要正式注册登记的组织身份。
“人家就觉得自己没必要注册,就是自娱自乐,玩得挺好的,不想受人管,注册的话,需要接受一些管理。”就当下很多青年自组织的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王鹏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