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达标社工机构缘何捉襟见肘
据悉,从2008年全国首次社工考试开考至今,我省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拿到证书的人有3014人,但这些人并不是都在社工机构。社工机构为何捉襟见肘?
原因一:
社工专业人才流失率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郑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张明锁教授介绍,随着需求的提升,对人才需求会继续加大。按照规划,2015年,全国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要达到200万。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范会芳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有600多名。
可是,遗憾的是,尽管当前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迫切需要,可是有很多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没有选择到相关的领域就业,出现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大量流失现象。
原因二:
社会工作发展的
外部制度环境远未形成
范会芳本人是中原区龙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该机构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经有正式员工11人。
她说,政府购买服务的多数政策和措施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政府将社会服务的职能交给社会组织的设想还没有真正兑现,社会工作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远未形成,“所以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位在社工岗位工作多年、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工说,有些机构负责人在机构创建之初信心满满,但在发展过程中,因服务无人购买、登记注册困难等问题被迫放弃。
声音
政府多支持才能“熬下去”
郑州市金水区玖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孙艳红说,自2011年开始,她的社工机构已走过了3个年头,“每走一步都不容易,没有政府的支持更不容易。”
她说,起初市民对社工并不了解,经常将机构的工作人员跟志愿者混淆,工作不好开展。金水区开始向机构购买服务后,情况得到改观,“有了政府的支持,机构才能熬下去。”
前段时间,她所在的机构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大爱之行项目,“这个项目需要咱省的支持,基金会出资一部分,其余需要省里帮助,省民政厅很支持。”
不过,她也提出,期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于社会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于社会工作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收入水平、福利待遇和社会声望,才能够真正留住人才从事社会服务领域的服务。
高校培养社工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范会芳说,目前,大家逐步意识到社会工作在分担政府职能方面的作用与功能,但是,在遇到专业、专职的社工时,又会发现,他们似乎还不足以担当起社会对于他们的角色期待,还不够成熟和专业。这些都表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有待完善,社会工作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作为高校教师,她直言,高校应该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向社会输送。应该紧密关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发展,致力于理论联系实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