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一建二塑三促” 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

2023-01-10 09:30   渝北区民政局、《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近年来,渝北区按照“一年全覆盖、三年运营、五年提升”的思路,通过“一建二塑三促”工作法,探索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在22个镇(街道)设立社工站,在356个村(社区)设立社工室,聚焦社区治理、社会救助、未成年人保护、婚俗改革等领域开展服务,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层层推进、全面覆盖。

近年来,渝北区按照“一年全覆盖、三年运营、五年提升”的思路,通过“一建二塑三促”工作法,探索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在22个镇(街道)设立社工站,在356个村(社区)设立社工室,聚焦社区治理、社会救助、未成年人保护、婚俗改革等领域开展服务,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层层推进、全面覆盖。

“建”——健全完善机制,打造三级体系

一是组建工作团队。推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成立工作团队,实现网络互嵌。在区级层面成立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由区民政局分管领导任主任、社会工作业务科室负责人任副主任,配备2名中级社会工作师;在镇(街道)层面建立社工站,由民社办主任任站长、社工机构负责人任副站长,配备1名镇(街道)兼职社会工作者和1名机构专职社会工作者;在村(社区)层面建立社工室,由村(社区)负责人任主任,配备多名社会工作者。

 二是建立沟通机制。机构专职社会工作者进驻社工站(室),与社工站(室)工作人员形成“1+N”工作协同模式,联合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和各镇(街道)社工站发挥平台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进程、疑问、挑战、发展”进行即时沟通与定向反馈。

 三是确定品牌方向。由村(社区)上报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及品牌名称,镇(街道)对品牌的名称、方向、计划、成效进行审核、分类并上报区民政局和服务项目涉及业务科室。区民政局组织召开研讨会议,相关业务科室参与,综合考量居民需求、当前社会工作发展形势、服务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通过科学分析确定品牌项目。镇(街道)社工站品牌,由驻站专职社会工作者协同其他工作人员,走访调研相关情况,按照“全覆盖+特色营造”的工作方向,打造服务品牌。

“塑”——推进“五社联动”,树立服务品牌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各社工站(室)坚持党建引领,培育壮大“五社”要素,推动“五社”协同发展,促进“五社”优势互补、有效联动,共同打造高质量社工服务品牌。建立以社工站(室)为平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带动、驻站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相互联结、合作共赢的机制。

 二是推进品牌共建。在各方主体大力支持下,社工机构发挥专业支撑作用,以社工站(室)为平台,与社区形成品牌共建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打造“温暖家庭,幸福玉峰”“和睦家·遍友邻”“爱的家坊”等婚俗改革领域品牌,“与爱同行,一路无碍”“佳园有关怀,居民有本事”“温情助困”等社会救助领域品牌,“五社结百果”“雅居共建”“院落管家”“小板凳大民生”等社区治理领域品牌,“竺梦成长”“益路同行”等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品牌,推动实现“一镇(街道)一品牌、一村(社区)一品牌”,以品牌共建引领特色服务。

 三是协同多方资源。各社工站(室)积极协同各方资源,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成立生活互助、环境整治、文化娱乐、纠纷调解、困难帮扶等社区社会组织46家,协助指导39家社会组织开展规范化管理,培育志愿者482人。驻站专职社会工作者带领志愿者积极开展养老、未成年人保护、社区治理等领域服务。

“促”——做实督导评估,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重视标准化建设。拟定《渝北区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及管理运营指引(试行)》,设定统一的标识,并督促指导22个镇(街道)社工站、356个村(社区)社工室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打造,按专业服务流程开展服务。

 二是重视专业化建设。保证项目承接机构配备至少具有2年社会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者负责项目服务开展,配备支持团队,负责项目专业服务督导,确保项目服务质量。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重视人才培训,不定期开展工作抽查,定期开展专业服务督导与培训。

 三是重视科学评估。出台《渝北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实施办法》,明确项目绩效评估具体、规范、科学的实施办法,重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社会效益等。制定《渝北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源链接实施办法》,将资源链接情况设为加分项,引领社工机构重视社会慈善资源的链接与运用,为民增福祉。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