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烟台毓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杨巧有了一个新身份——烟台社工站督导专家库老师。接下来,她将利用专业优势指导各镇街社工站规范化运营、开展为民服务项目、提升社工技能水平。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杨巧2017年大学毕业时,“社会工作”还是一个比较“冷门”的名词。“2020年10月,民政部在湖南长沙召开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乡镇街道都有社工站。”杨巧说,这次会议为全国“社会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各地乡镇街道社工站启动建设。根据国家和省部署安排,烟台2021年3月启动乡镇街道社工站试点建设工作,8月份在全市全面推开。
“现在全市153个乡镇和街道已全部建成社工站,下一步就是如何充分发挥社工站功能,提升基层社会服务和治理水平。”在杨巧看来,社工站是一个“平台”,是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培育志愿者队伍、整合社会资源的一个综合平台。社工站通过开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等多个领域服务,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为了全面摸清烟台各镇街社工站情况,杨巧和她的团队用了三个多月时间,通过线上联系线下走访方式,对全市社工站进行了一次“大摸底”。“目前全市社工站基本是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政府自运营,部分区市像莱阳市还有社会资源辅助社工站运营。另一种是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比如福山、开发区就是这种运营模式。”杨巧说。
这次“大摸底”也让杨巧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各镇街“社工站”的牌子挂上了,但缺乏专业社工人员,工作人员力量不足,许多社工站的驻站社工由基层民政人员兼任,这就导致许多社工站的服务定位不清晰。
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走访过后,杨巧把所有社工站人员组建了一个微信群,不定时地在群里发送社工知识,通过互相学习、沟通交流,提升社工专业能力。“社会工作者是一个专业技能岗位, 社工是需要持证上岗的。”杨巧说,每年社工证开考前,市民政部门都会组织免费培训,她们服务中心已经在为今年的社工考试培训做准备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正是完善基层服务平台、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多年来,烟台市高度重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工作,将社工站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去年,全市社工站累计服务群众6万多人,开展社区活动920多次,联动社区社会组织818个、志愿者3.8万多人,链接慈善资源155万多元,还充分发挥慈善事业重要补充作用,开展“优居工程”献爱心活动,募集爱心物资1645件、折款110多万元,帮助906户家庭完成基本生活设施改造换新,实现了从“有居”向“优居”转变。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各“社工站”积极联动辖区内社会组织、公益人士、爱心企业、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动员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服务实践。疫情期间,高新区马山街道社工站号召全区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队伍就近参与八个社区的防疫工作,期间12支队伍参与社区疫情摸排、数据上报和协助核酸检测等工作1500余人次,联动高新区孝心公益发展中心开展了“独爱有家·温情直达”孝心活动,为烟台市失独老人捐赠了1000盒保健品,赠品价值近50万元。
为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社工从业水平,我市加强与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烟台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设立社工培训基地。先后举办和谐使者公益讲堂、社工专业人才培训班、社工证考前培训班等20多个班次,邀请和谐使者、社工专家交流经验、传授知识,2021年以来已先后培训3000多人次。指导区市和相关事业单位采取免费培训、报销考试费用等措施激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加全国社工水平考试,对符合条件的在职社区工作者考取社工证的,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每月享受不少于100元、200元、300元的职业津贴,去年以来已发放社工职业津贴180多万元。
下一步,烟台市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的原则,按照“抓示范试点先行、扩面提速全域推进、建机制促长效发展”的思路,加快示范站点创建建立完善社工培训机制、专业督导机制、社工职业津贴机制等,大力普及、推广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提高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和专业水平,推动烟台市社会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