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温江区涌泉街道探索社工站运营139模式

梅全、王凤珠 2022-12-02 09:39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为了实现建设有颜值、有才华、有名气的涌泉街道社工站的目标,涌泉街道社工站以“涌现社工力量·泉释美好未来”服务理念,积极融入“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互联互动,探索出涌泉特有的“139”服务模式,更精准的服务于辖区9+1特殊群体、辖区社工室、社工人才、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基层民生工作的“暖心人”、社区工作者的“陪伴者”、社会组织的“知心人”、社区治理的“引路人”。

“涌现社工力量·泉释美好未来”—成都温江区涌泉街道探索社工站运营139模式

一、建设背景

涌泉街道地处青羊、双流、温江三区交汇处,是一个城镇社区、涉农社区兼有的一个街道,其民生服务对象多在涉农社区,社区发展治理处于一个向上发展阶段,9+1特殊群体有具体需求、社工人才持证率相对不高,专业性相对不足、社区社会组织整体不够成熟。根据拜访街道及走访社区了解到的需求和问题后,总结出围绕“三有”去打造涌泉街道社工站,即要建设有颜值、有才华、有名气的涌泉街道社工站、推动涌泉街道基层民生工作向上发展。

二、社工站基本定位和运营模式

涌泉街道社工站作为省级试点示范社会工作服务站,依托瑞泉馨城党群服务中心2楼建设服务阵地,引入5A社会组织成都博方作为社工站运营机构协同街道进行运营。为了实现建设有颜值、有才华、有名气的涌泉街道社工站的目标,涌泉街道社工站以“涌现社工力量·泉释美好未来”服务理念,积极融入“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互联互动,探索出涌泉特有的“139”服务模式,更精准的服务于辖区9+1特殊群体、辖区社工室、社工人才、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基层民生工作的“暖心人”、社区工作者的“陪伴者”、社会组织的“知心人”、社区治理的“引路人”。

三、主要做法

(一)供需精准对接,发展共担精神,搭建专业供给平台

在开展老幼服务方面。分类分级建立了涌泉街道社工站老弱台账,根据需求整合辖区资源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基础服务与特色服务相结合,开展老年儿童巡防关爱的同时,整合区级资源针对涌泉街道的困境儿童开展了“涌泉益路 牵手童行”困境儿童成长关爱服务。在提供社会救助方面。针对街道范围困难群体,提供低保救助52户62人、临时救助18人,协助街道社区开展关爱巡访工作34人,在过程中发现困难群体的需求,积极回应。如服务对象刘某,在社工走访慰问时,了解到其丧偶独居,儿子在监狱、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常年吃药,平时服务对象主要靠低保及买卖家畜为生,因为自己的情况与附近邻居也少有来往,平时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闲暇时看看电视,但是最近他的电视坏了,买电视对于刘某来说有些奢侈,所以对社工反馈想要一台电视机,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社工回去做了三件事,一是梳理服务对象情况面向社会发布电视征集,二是积极协调多方资源,最后在社工总站对接社会慈善资源支持下,协调到了一台电视机,三是在社区志愿者的支持下成功安装上电视机,刘某的小心愿也实现了。在规范志愿服务方面。涌泉街道社工站依托慈善丽晶港示范社区打造,挖掘社区慈善骨干5名,并通过志愿者之间辐射及社工站线上线下宣传挖掘了志愿者骨干100余名,通过建立微信群、成立两支有组织的队伍的方式,依托涌泉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完成备案管理,建立制度规范。志愿者队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每个社区都建立了志愿者储备群,保证了在疫情防控中社区的力量充足。社工站在疫情期间积极招募志愿者,通过涌泉街道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输送了30多名志愿者协助核酸采集录入工作,参与志愿服务累计30余天,协助核酸3万多人次的居民,电话排查1000余人次。

(二)机制创新给力,升级软性服务,筑牢专业支持平台

交流互学建立站(室)联动机制。定期召开社工站(室)联席会,总结经验、反思服务,交流分享建室经验,加强站(室)联动,促进社工站(室)规范化建设发展。动态监测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协助总站开展动态监测,定期收集社工站(室)建设情况、月服务动态等数据,汇总并汇报反馈;开展定期实地督导,掌握社工室阵地建设、服务开展的动态情况,为各社工站(室)答疑解惑。以评促建建立常态评估机制。根据涌泉街道社工室考核标准,结合涌泉实际,每半年针对社工室开展一次绩效评估,在评估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通过阶段性评估促进社工室服务更加规范、更加专业。赋能培力提升多主体“专业度”。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及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是“专业服务”的保障,是社工服务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涌泉以“专题培训+定期督导+日常指导”的形式加强本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为涌泉街道社工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在培育社会组织方面。以外引+内孵作为服务方法,通过协助街道发布保障资金招募贴吸引优秀的社会组织参与涌泉街道社区治理,定期督导月报评估等检测、联同街道出台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草案)为外引,引入社会组织17家,培育社会组织1家,在库社会组织总量达37家。通过协助街道出台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草案),对社区的社会组织队伍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4次,发布公益微创投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目前在册社区社会组织达132家;涌泉街道围绕解决基层民生问题,社工站通过走访4个社区,召开筹备座谈会、产出资源和问题需求报告,分别制定实施方案,成功孵化成都爱在江浦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凤来仪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成都馨家园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成都丽晶宜邻社区服务有限公司4家社区社会企业。随后研讨社区社会企业运营,开展项目对接会等多种方式,支持社区社会企业发展。其中江浦路社区成立的爱在江浦社区服务有限公司通过项目化合作形式,拉入投资460万打造青岛啤酒前店后厂体验店项目,合作的收益可用于解决居民的公共难题。

(三)顶层设计发力,摸石头过河,打造专业整合平台。

部门联动提供资源保障。民生社治相关部门合力推动了社工站的落实,2022年涌泉街道社工站整合了街道相关部门资金,用于居民、社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类群体服务开展,加快推动了社区治理及基层民生建设。实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由年初“0元”到“500”万元+”的跃升,有力推动街道社会工作良好发展生态营建。资源整合推动有效运营。涌泉街道作为支持性平台,为了推动辖区社工站室建设、社工人才发展,社工站整合了辖区人力资源、空间阵地、资金支持为社工站室服务开展提供保障;高位谋划出台配套政策。涌泉街道出台了《涌泉街道社工站室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做好了社工站-社工室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明确了社工室建设标准及绩效考核,同时为了推动辖区社区社会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协助街道相关科室出台街道层面的相关制度,确保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有支点。

四、主要成效

从无到有,通过规范化建设,形成一个有颜值的阵地,社工服务有了实体承载,居民对于社工站有了一定了解,有利于对外宣传推广涌泉社工站;

从陌生到熟悉,组建了一支有实力的团队,通过定期走访督导指导社区社工室的服务开展和规范化建设,在过程中社工站与社工室之间建立了关系,大家达成了一起助推涌泉基层民生工作的共识,社工站为社工室提供政策解读、项目申报等专业支持。

从被动到主动,通过街道、社工站、社工室等三方的通力合作,居民的需求由被动发展变为主动发现,在社工走访入户时,主动发现了居民的需求,建立了一套有需求的服务台账,积极联系资源、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从基础到特色,在传统的民生服务外,涌泉街道社工站积极整合街道内外资源,探索一套有特色的服务模式,比如孵化社区社会企业的初衷便是通过鼓励社区自我造血,为辖区居民提供更温暖亲民的服务,消除社会矛盾,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目前社区社会企业有了一定的效果,比如爱在江浦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物业停车等服务,便是处于对辖区无人监管的空地的一个再生利用,一方面解决了道路交通乱停乱放问题,一方面为周围居民提供了更高质量的配套服务,依托社工站协助街道成功申报市上慈善示范社区项目,协助丽晶港打造慈善示范社区,目前在进行中。

从沉闷到活跃,挖掘了一批有理想的社工人才,在社工站的努力下,服务的社会组织、社工室积极参与互动,主动发送信息给社工站,请社工站协助宣传,在疫情期间社工站室服务动态得到了温江区民政、成都社工等官方媒体的转发报道,同时社工站定期宣传,打破了0的记录,截止目前自媒体报道69篇,市级以上官方媒体8篇,区级媒体报道6篇。

从零散到集中,激活了一批有行动的社区组织,涌泉街道社工站协同街道相关科室,出台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指导方案(草案),通过社区自组织赋能培训,公益微创投,鼓励社区自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相关工作;

从闲置到活化,激活了一批能共享的社区资源,社工站积极整合社区公共空间资源,协助社区梳理,一方面鼓励用于新成立社区企业通过空间资源发展社区经济,另一方面整合社区闲置空间用于开展社区服务。

从一般到个别,推动了一批有品质的服务项目,在社工站的协助下,涌泉街道每个社区都挖掘了1个特色服务项目,在项目的内容上,社工站也从民生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优化建议,同时也积极整合辖区可用资源为社工站、社会组织等有需要的群体开展服务提供便利,在这个过程中也动员了更多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骨干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作者:成都博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梅全、王凤珠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