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一号课题”让社区工作“本本族”上路

2015-07-20 14:16   静安时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一张纸,一支笔,写一封信给过去的自己,彻底抒发积压心头的不良情绪……情绪疏导,是社区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但对拿到社工证才一年的周超来说,这样的工作法几乎是“新名词”,许多真实的案例根本不知道如何操作。

一张纸,一支笔,写一封信给过去的自己,彻底抒发积压心头的不良情绪……情绪疏导,是社区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但对拿到社工证才一年的周超来说,这样的工作法几乎是“新名词”,许多真实的案例根本不知道如何操作。

记者了解到,像周超这样持有上海市甚至全国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的居民区社区工作者,不少都是缺乏实战经验的“本本族”。基于此,曹家渡街道从去年开始试点社区社会工作建设项目,希望通过三年时间引入社会专业工作方法,形成常态化社区社会工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基层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导师带徒“吃螃蟹”

市委“一号课题”出台后,让广大基层社区工作者看到了职业发展前景。许多人感叹:社区工作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会让社工前途光明,社会地位、社会认可度将大幅度提高。

但是,当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后,社工们能否真正挑起重担?

曹家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燕锋不无担心地表示,光有好的政策、好的激励机制还不够,社工必须具有实际竞争力,“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工作重心转了,能力自然也要及时跟上。”

去年下半年,街道选择了长春、三和、四和、叶庆、武南、高荣、万航等7个居民区试点社区社会工作建设项目。7名持证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带领他们的团队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在街道社区自治办公室的指导下,通过创新性地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方法,衔接社区各类资源,大大提升“实战”能力。

三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健,带领社工吴珺和居委会委员陈晓玲,一同完成了突发事件危机介入案例。据了解,服务对象的老伴因患抑郁症轻生,情绪非常不稳定,传统工作方法效果不佳。“周健书记让我们采用危机介入模式,先制定生命是最高价值的优先顺序,然后再厘清问题的症结,帮助服务对象处理遗产问题、生活料理问题、精神慰藉问题,最终帮助他度过危机。”吴珺告诉记者,她从案例实践中学到了如何帮助服务对象缓解亲子矛盾重构家庭功能等方法,受益匪浅。

“本本族”有了“陪练”

今年,曹家渡街道继续加大对社工培养的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阳光精神心理康复服务社”对辖区内38名持证社工全面指导。街道希望通过专业机构的帮助,让社工进一步将社会工作的技巧方法自觉地在工作中运用,达到群众工作方法和专业工作方法的有机结合,同时,进一步形成曹家渡街道社会工作的发展思路。

根据安排,每名社工都要进行一个月的培训,然后通过前期调研,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课题,再进行方案设计,经过4-5个月的实践,写出案例,接受专家评分。这38名社工按精神慰藉、健康干预、社区照顾、增强权能、社区发展等不同主题被分为五个组。分组的目的是希望同一个组的人都发挥“同辈督导”的作用。

阳光精神心理康复服务社负责人詹国芳告诉记者,她在培训中发现,有些年轻的社工不能将工作和私人生活分开,“有位小同志在接触失独家庭时,被对方的情绪感染,现场哭得稀里哗啦。严格来说,社工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多地思考如何为对方提供帮助,而不是被拖入对方的状态之中。这些理念我们希望在培训中更多地传递给社工。”

“有时候,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只知道方向没有错,但方法并不一定规范,也不系统。”万航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凌云,最近一直忙于撰写关于“慢性病健康预防”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她是辖区内为数不多的中级社工师,而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培训后也感叹收获良多,“无论是从初期培训、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到具体实践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让我们系统地熟悉、掌握相关理念、流程和技巧。”

案例评比纳入年终考核

明年街道居委会的所有社工,不管是否已经取得证书,都要纳入到该项目中。街道鼓励所有社工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原则、模式和方法,并在实践中自觉运用;在"1+6+X"文件精神的指导下,逐步向职业化转型;同时注重社会性,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将居民区传统工作方法和社会专业工作方法结合起来。不但要做实做强居委会,还要做优做专社工队伍。

“本质上讲,居委自治和社区社会工作是辩证的关系,当居委发挥自治作用时,居委会是主角,社工是秘书,是配角;而在处理一些专业案例时,社工是主角,居委会发挥协调的配角作用。二者有机结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王燕锋表示,今年起,街道将对专业案例进行评比,把结果纳入社工年终考核,明年将全面实施考核制。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