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到2020年 造就一支7万社工专业人才队伍

2015-07-20 10:24   云南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三年来云南省社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发展,人才规模逐渐壮大,平台载体初步建立,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专业成效日趋显著,在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标题:云南省民政厅:发展专业社工人才 构建和谐云南

2012年第三届“兴滇人才奖”首次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评选表彰,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时至今日,云南省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6月29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三年来云南省社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发展,人才规模逐渐壮大,平台载体初步建立,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专业成效日趋显著,在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应急处置等领域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是构建和谐云南、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力量。

据省民政厅副厅长王建新介绍,近年来,省民政厅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使用为根本,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具体包括:创新方式方法,多元化、多层次培养效果显著;以薪酬待遇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展了岗位开发;以机构为依托,服务为载体,不断拓宽社工人才服务领域;以“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为支撑,促进边远贫困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茁壮成长;社工人才介入传统服务,困难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三社”(社区、社工、社工服务机构)联动模式逐步推行,社区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王建新表示,近三年的发展,省民政厅总结出社工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社工人才建设的根本保证,各部门协调配合是人才发展的关键,社会参与是人才发展的基础,作用发挥是人才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是人才发展的核心”。

取得成效的同时,王建新指出,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仍然面临五个方面的困难。一是社会工作职业尚未得到公众的广泛了解和认可,认识亟待提高。二是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不完善,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人才培养机制没有建立健全。三是人才的素质、规模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难以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社工专业人才分布不平衡,难以形成社会工作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五是参与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建设排头兵、连接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方式简单,办法不多,服务领域还较窄。

“到2020年,要造就一支总量达7万人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其中中级社工专业人才达0.6万人,使之适应构建和谐云南的要求,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围绕社工人才建设的目标任务,王建新表示,下一步,省民政厅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以专业社工人才建设为重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社工人才综合素质,扩大社工人才规模;以社工专业人才支援“三区”,加快我省“三区”社工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通过‘兴滇人才奖’的表彰奖励,使社工专业人才看到,省委、省政府把他们和科技人才、经营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等放到同一层面予以关心,让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极大激发了广大社工人才投身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王建新说,评选表彰同时也为社工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工作平台和空间。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