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社工需求大与留人难矛盾突出

2014-08-14 11:20   经济参考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记者在广西调研发现,社工工资待遇不高、身份不被认同,陷入“成长的烦恼”,社工需求大与留人难的矛盾突出。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社工发展的框架政策,同时应该加大相关政策如财政投入等的落实力度,保证社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顺畅进行。

原题:社工需求大与留人难矛盾突出 影响政府购买服务顺畅进行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建设社区内,两位社工正在90岁老人胡明芝(中)家中,对她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         记者 郭晨/摄

在国家加大对社会服务购买力度的同时,社会对社会工作者(以下称为“社工”)的专业服务需求随之增加。然而,记者在广西调研发现,社工工资待遇不高、身份不被认同,陷入“成长的烦恼”,社工需求大与留人难的矛盾突出。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社工发展的框架政策,同时应该加大相关政策如财政投入等的落实力度,保证社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顺畅进行。

 社工群体付出和收入比例不协调

在广西梧州福利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廖邱东从事着照顾老人的工作。“有的老人比较悲观,认为在福利院就是被抛弃,通过我们的开导,他们改变了这样的想法,觉得有人关注他们。”说起自己的工作,廖邱东充满成就感。她说,社工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有专业的知识、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然而,当年与廖邱东同期同专业毕业的27名同学,最后从事社工工作的不到10人。廖邱东说,无论是社会,还是社工专业人士,大部分人觉得社工和义工一样,他们的工作不被大多数人了解。研究生专业是社会工作、目前在高校担任辅导员的董静怡说,当时班上17位同学毕业后从事社工的寥寥无几,原因是“没钱”。

这是社工群体身份认同、工作价值不被体现的缩影。工作于广西社会福利院的社工吴丹说,社工群体的工资普遍在2000元左右,这项工作对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要求较高,付出和收入比例不协调。吴丹说,之前她碰到过一位患有抑郁症的老人,在疏导的过程中,自己必须要将自我放置在老人所处的“抑郁环境”中,以此来缓解老人的病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感受到她们的关怀和理解,社工的工作集体力与脑力、事务性和专业性于一体,非常繁杂,但是薪水待遇目前还停留在一般水平,并且很多人不理解。

“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陈美全在广西社工协会应聘了百色市军休所一线社工岗位,她说,选择社工岗位大多出于个人的兴趣。一些年轻社工表示,社工在国外一些地方被称为“社会的医生”,工资待遇也与公务员不相上下,但目前国内各界对社工群体的了解仍然严重不足,不少人认为社工无所不能,只要有困难,“万能”的社工就可以解决。社工群体离职率、流动性高,把社工当做跳板,社工专业毕业生等大多不进入社工行业等现象凸显。

吴丹说,一些人认为社工仅仅是在组织活动,其实不然,比如做操:社工带领工作对象做的操跟一般的体操不一样,要关注老人的状态,与社工互动,与小组老人的互动,所以并不是简单的活动。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姜妍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