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社工专业被红牌 折射全国社工发展困境(2)

2014-08-08 10:06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推进社工专业人才培养与社工岗位设置,不断加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社工专业被亮红牌反映了怎样的问题?所牵涉的各方应做出怎样的调整?

教育部门衡量人才培养质量,过于偏重就业率

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既要看就业率,也要看就业质量。第一,对口就业率低并不必然意味着就业质量低,尤其是对人文学科的毕业生而言,只要通过大学教育提升了自身的基本素质,而这种素质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得上,大学读得就有价值。具体到社工专业,受专业属性影响,其毕业生往往具备较强的换位思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这都是非常关键的能力。所以即便他们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所受的教育也不失其价值。第二,起薪低也不能等同于就业质量低。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最难做,社工专业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难以独当一面,所以起薪低在所难免,只要有发展空间就好。因此,期待教育部门和高校尽快提高就业评估的质量,以更好地指导高校学科建设和学生的生涯规划。此外,高等教育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为社会建设大局服务。7月14日人民日报发的一条微信上有这么一句话 “如果只图当期变现,实际上是对职业生涯做了一次不当的‘通货膨胀’”。教育厅指导和评估高校就业工作时,要避免这种倾向,不能以毕业生是否能“当期变现”为准绳,尤其是对于社会工作等国家重视,却乍暖还寒的专业。

社工实务界与高校社工专业要形成互依互促的关系

实习、科研和就业是高校与社工实务界的契合点,两者契合得越好,社工事业的发展就越顺畅。具体而言,社工实务界发展得越好,社工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质量就越有保障,高校与社工实务界在科研方面的合作就会越有成效;而高校社工专业学生的出路好,社工专业的生源也会越来越好,由此高校社工专业就能进入良性循环,反之亦然。但眼下我国还很缺乏能与高校“琴瑟和鸣”的民办社工机构。

社工机构既需要高校提供高素质的社工服务人才,也需要其提供能迅速成为社工机构优秀职业经理人、劝募师或公共关系主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眼下,连广东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样的优秀社工机构都坦言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可见这些类型的人才缺口有多大。希望有条件的高校整合校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希望社工机构善用人才,加强品牌建设,为我国社工事业的发展起到一花引得百花开的作用。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