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专家为社区“减负”
“ 原来的工作时间全耗费在一件事上,拿个公章,举起来、沾沾印泥、按下去,这套动作一重复就是一整天,根本没时间转悠和居民打交道。”县前街社区居委会主任邵体荣说。
“ 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引入“ 专家”则是其中一项重要手段。目前正准备进入社区的社会工作师就是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的“专家”。
社区自治,要把“ 官”请出去,把社工请进来。“ 我们正着手建立一套更具自主性的‘ 四社联动’机制,调动起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四种力量,充分实现社区自治。”济宁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科长曹鲁平说。
同样被浓重“行政色彩”缠身的还有社会组织。不仅深陷民政和主管部门的“ 双重管理”旋涡,申报门槛高筑;还常会沦为政府部门的附庸,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济宁市民政局一方面大胆改革,实行社团直接登记制度,实现了民政部门“ 一站式”审核,同时计划于年底前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下大力气助推现代社会治理中政府、企业、社会“ 三驾马车”中最薄弱的“社会力量”,还权于社会。
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鸡蛋、洗衣粉、花露水……所有商品加起来总价120 元,刨除20%的优惠,您应付96 元。”在爱客多超市红星东路店,收银员熟练地接过阜桥街道居民王启凤的身份证,在专用的刷卡机上一刷,快速打出小票并完成找零。
王启凤在连锁超市购物所享受的折扣是济宁市为低保家庭量身订制的,每人每年150 元的优惠看上去不多,不过,因低保家庭基数庞大,仅城区部分的优惠总额就逾百万元。
“ 过去,城区有6 家专门的‘ 慈善超市’,不起眼的门面,零星分布在城市的‘ 犄角旮旯’里。”王启凤坦言,虽然自己知道到慈善超市购物能享受优惠,但因为“ 专用超市”找起来不方便,产品也有限,几乎没去买过东西。
于是,一场旨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革慈善超市运作模式的倒逼式改革悄然进行。如今,民政部门不仅借助社会力量“ 拉拢”商业连锁超市加入慈善网络,还突破性地将101 家连锁药店作为延伸服务的“ 脚”,总共117 家店面完全实现了城区社区的全覆盖。低保家庭享受购物优惠终于不再难。
农村有句老话叫养儿防老,可儿女不在身边,留守农村的父母该怎么办呢?在邹城市,民政部门牵头推广的农村互助养老院,被当地老人亲切地称为“ 养老合作社”。互助养老院建在入住需求老人相对集中的村子,村委会利用质量达标的闲置场所或村委办公区改建,并承担水电暖等运营成本。如今,互助养老院不仅吸引了村里的老人,不少已经随子女出去的老人也要求回乡入住,而这种好法子也从邹城一地逐渐在全市铺开。
“ 除了互助养老,我们还陆续推出了公建民营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社会化养老模式。”济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政部门会积极利用好创新驱动力,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路径,提升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