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积极对接 社工队伍提升层次
据了解,哈尔滨市从社工人才队伍机制建设着手,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完善管理机制。在《哈尔滨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用专门章节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规划,明确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1000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称;到2020年达到4万人,1500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称。
完善培养机制。依托全市各级政府培训机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党校“推介型”、区校“传帮带”等形式,重点在街道社区,每年开展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2万人次。
完善开发机制。哈尔滨组织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8所在哈高校与道里区的8个街道、20个社区进行了对接,分别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有近千名社工专业大学生被安排到街道社区中挂职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团支部副书记等职务,提高了社区工作专业化水平。近年来,哈尔滨市通过“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方式,已使1000余名优秀的社工专业毕业生充实到社工人才队伍中。
完善使用机制。为减少优秀人才流失,哈尔滨市针对街道(乡镇)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开展定向公务员招考,为调动社工队伍工作积极性注入一剂“兴奋剂”。自2011年至今,已有80名社区干部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
链接
从广义上讲,目前哈尔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大体可以分为三块:一是在社区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的人员,包括社区干部、社区公益岗位人员、各类社区组织成员、社区志愿者等;二是在部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如民政、司法部门的部分岗位。三是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简称“社工”。这也是狭义上说的社会工作人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