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公益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华夏之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盼涨薪盼认同,瑞安社工且行且憧憬
“社工是做什么的?他们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的工作状况怎样?”近日,记者走进社工服务机构,走近社工,进行了一番采访调查。昨日本报刊登上篇《从3到581,瑞安社工且行且成长》一文,报道了自2011年来,从3人到581人,我市社工队伍迅速壮大,他们是社区矫正的好助手,是智障人士的守护者,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去年向数万名群众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是社会管理的一支生力军。
越来越多的社工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走近普通老百姓。那么,我们准备好了吗?
目前,我市已就发展社会工作作出“顶层设计”,把社会工作纳入瑞安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出台《瑞安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但社会认同、资金投放、人才储备与技能培训机制仍然是瑞安发展社工行业不可绕过的门槛,解决好这些软、硬件问题,将有力推动瑞安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社工收入水平偏低
作为非盈利性的社会服务提供者,资金问题自然是社工组织发展的关键。
小鲍做社工,是半路出家.她原先在一家企业工作,喜欢从事义工工作。帮着帮着,她觉得社区工作非常有意义,干脆辞了职,正式成为一名社工。
做社工是很繁琐的,直到领到工资,小鲍才知道,社工的待遇并没有外面传的那么美好。“第一年,我的月工资不到2000元。有时候日常开销还不够,每个月还得向老公要零用钱。”
据悉,目前瑞安市社区社会工作者年均收入(除去保险等应交款项)在25000元左右。
“我们目前接收了20多人,每天免费中餐、点心,节假日还摆酒席请孩子及家长。目前主要都是自己贴钱,靠的是家人理解与支持。”利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金瑞福说,一年来,6名社工工资支出要12万元(没有节假日福利),房租一年10来万元,再加上孩子饮食、水电等支出,一年总支出要30多万元,但目前中心仅获得了市残联的5万元帮扶资金。
“工资不高,薪水发放断断续续。”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一线社工的月工资仅为1700元,而很多企业普工的基本月工资都有3000来元。
“工作一年多了,自己还贴了不少钱,为孩子们买点心、做菜等。”该中心社工鲁平妹说,“薪水、待遇,没一样比得过别人,但看到我帮助的孩子一点点进步,就很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没有适当的生存土壤自然不行。从目前来看,依靠政府采取项目制购买服务是社工组织比较好的生存之道。”金瑞福说。
据了解,社工收入偏低是目前我市各社工机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亟待解决。
人才储备与培训机制亟待加强
育才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群微坦言,目前社区社工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除了资金问题外,市民的认同度还不高,人才储备与技能培训机制亟待健全。
“市民对社工的认知度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模糊不清的阶段,有的将我们等同于义工;有的干脆将我们等同为社区工作人员,不明白为何我们还要上门开展居家社工服务。”李群微说,通过长期的工作渗透,大家才开始了解并逐渐接纳她们。
这个经历,几乎是活跃在我市助老、助残、助困、禁毒康复等多个社会服务领域社工共有的经历。
在实际工作中,社区社工还面临着认识上、体制上、人员配置上等诸多问题。
“我们承担了太多的行政事务。”李群微说,育才社区要承担的工作包括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10多个大项近百个小项的工作。
“除了繁杂琐碎的常规性工作外,还要配合完成许多临时性工作,更多地扮演其社区管理者的角色,难以针对性地开展社工服务,最多的只能算是半个社工。”李群微说,“社区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而这也意味着,社区社工应该学会更专业的社工服务技能,而不仅仅是考取一个证书。”
“社工需要掌握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市民政局社会工作综合科科长徐飞婕表示,比如居家助残,以前是由义工不定期探望,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但社工不仅要能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还要能根据情况运用专业知识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对此,市民政局一负责人表示,在岗位设置不健全,职业声望偏低、薪酬体系不完善等客观影响下,高素质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的积极性低;已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出于生计和发展的考虑,面临着人才流失的窘境。
据悉,就我市社区社工而言,2012年取得职业证书的人员里面,就有近13%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后离职。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年轻人在社区留不住,能在社区中长期工作的人大部分为没有任何专业学习背景的大龄女性,无法形成专业社区社工队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