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海市十大社会工作突出贡献人才”喝彩

徐新明 2014-02-28 10:10   东方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上海展示、表彰社会工作优秀人才,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给社会工作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上海将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开创新局面。

原题:为展示表彰社会工作优秀人才喝彩

2月27日下午,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市社会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慈善基金会等联合主办“坚守梦想与希望—上海‘两新’组织公益同行活动”。活动中展示、表彰了“上海市十大社会工作突出贡献人才”及获得提名奖称号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他们中,有怀抱着“能为居民服务是我的福气”的质朴情感杨兆顺,有大家交口称赞的柏阿姨,有治安防范参谋黄奕……

“平凡孕育伟大,感动传递力量”。那些社会工作优秀人才的感人事迹,久久激荡在现场每一个人的胸怀,让我们心灵震撼、感动不已。在寒冷的今天传递着温暖的正能量。他们是上海社会工作人才群体的优秀代表,是坚守梦想与希望的追梦者,他们激励着更多人共圆社会治理中国梦。正是他们,把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十大社会工作突出贡献人才”展示、表彰,不仅为上海首创,而且在全国也尚属首次。我们为展示、表彰社会工作优秀人才喝彩!

这些社会工作优秀人才的出现,彰显着上海城市的大爱精神。社会工作应该是一种帮助他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这些社会工作优秀人才把责任当作事业来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爱、用心,用理念和理想,书写自己感人故事。比如,十大社会工作突出贡献人才王元洪,以“爱心、恒心、诚心、细心、良心”唤醒“浪子回头”;马海湧,主动放弃50万元年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中;杨磊,英国留学回沪,以创新理念创办上海伙伴聚家养老服务社,已成为上海老龄化社会的新生代力量;小巷总理朱国萍始终坚持将“为民做主”和“让民做主”有机结合,成为全国居民自治建设的一面旗帜;上海“新老娘舅“柏万青成立全市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上海静安区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设置了各类服务载体,赢得了社区群众的赞誉。细微之处见精神。这些社会工作者虽然普通平凡,但光彩夺目;他们的精神体现在对社会负责,对人民大爱。他们不愧被誉之为“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人”。

社会工作优秀人才的展示、表彰,让我们再次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有大爱精神,而且要有专业知识。应该指出的是,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工作,在中国,还是个新鲜的词语,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第361行,是中国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具体来说,社会工作就是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工作是我们政府职能在社会领域的“毛细血管”,社会工作者是政府管理的得力助手。黄奕,上海市公安局防范宣传科科长,长期从事犯罪预防研究工作,先后深入社区、学校、企业,2013年至今共防阻电信诈骗6207起,为群众避免损失3.33亿元;冯建国,上海市注册社工师,在禁毒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默默干了10年之久,有好多经验和方法,被敬称为“冯大师”。他根据不同对象特点,启发潜能,医疗救助,帮助吸毒者走上工作岗位,戒毒者巩固率达到95%,令人敬佩。可见,社会工作不仅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更需要专业知识,讲究方式方法,才能把社会工作做好。

如今,我们上海展示、表彰社会工作优秀人才,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给社会工作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促进上海社会工作开创新局面。其实,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具有很高的职业威望和社会地位,被誉为“社会工程师”。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总量少、待遇低、专业知识缺乏。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能否营造社会工作更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能否尽快建立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薪酬和社会保障水平?能否真正从政治上爱护社会工作人才,工作上支持社会工作人才,生活上关社会工作人才,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展示他们自身智慧和力量的舞台?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指引下,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凸显,社会工作者也必然会得到社会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信任。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