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
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是现代社会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等国为回应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城市贫困、失业、犯罪和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逐渐出现了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这就是社会工作。我国的民政工作和西方的社会工作有一定的相同性,但社会工作更注重“接纳”、“案主自决”、“助人自助”等专业伦理及专业价值观;更注重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工作方法;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更宽广和丰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给出的定义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党的十七大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工作对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国家人事部、民政部联合下发《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及《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成为我国第30个正式职称。
二、我市开展的主要工作
我市自2007年参加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以来,实践探索不断深入,人才数量规模逐渐扩大,全市社会工作者达到9200余人,其中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521人,仅次于济南、青岛,位列全省第三。市及7个县市区已成立社会工作协会,一批持证社工在社区、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中担任了党政领导及业务骨干,涌现出党的十八大代表、助理社工师杨守伟等一批优秀社工,一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先后注册成立。
(一)逐步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融入社会发展大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将其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纳入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领导班子考核,融入到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切实发挥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充分彰显了专业社会工作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服务效能提升方面的杠杆作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亲自签批有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协提案。市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连续三年把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列为重点改革内容,2012年,将“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写入市政府2012年工作报告。
(二)逐步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2011年,市民政局颁布了《市直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及《市直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制度》、《市直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制度》、《市直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奖励制度》,首先在民政系统内建立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2013年7月,市委、市政府又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制度设计,明确了工作原则、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及重点工作。诸城、寿光、高密、昌邑、坊子等县市区也先后出台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文件,社会工作人才制度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011年12月,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在全市13个社会工作领域评选了首批100名优秀社会工作者(和谐使者),建立了每三年一次的全市社会工作者评选表彰制度。
(三)加大培训力度。先后组织编辑印刷了《社会工作手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手册》、《志愿服务记录资料汇报》《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创建必读》、《神华爱心行动—救助先心病儿童服务手册》等6本教材,制作了《社会工作概论》、《发展中的社会工作》、《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等10多个课件,承办了“山东省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培训班”。与市委党校、奎文区委党校联合,将社会工作内容纳入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培训领导干部1800余人次。自2010年起,通过周四夜校、社区讲堂、学校授课、资格认证、考前培训等形式,为全市领导干部、社区骨干、部分高校师生、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开展社工知识宣讲60余场,培训各级各类社工近2万人次。选派社工骨干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培训60余人次。“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潍坊培训基地”于2013年9月在市委党校正式挂牌。“潍坊社工”网站于2013年开始启用,上传了大量我市社工理论研究、优秀实务案例、各种培训教材等,得到了业内的称赞。推动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着力培育潍坊本地社工专业毕业生及本地社工督导。先后邀请中国社工协会、中国人民大学、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山东省社工协会会长等20余名专家、学者来潍讲学、调研。创新培训形式,对全市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员进行远程视频培训,考试通过率提高至35%。
三、取得的成效
(一)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创建(试点)示范工程顺利开展。2011年,在全国率先起草了《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社区/单位创建标准》。2013年,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市45个社区和24个民政事业单位,并择优向省民政厅推荐了15个试点社区和单位。中国社工协会、省民政厅对我市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创建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中国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神州养老》、《中国社会报》、《中国民康医学》等多次报道。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社工协会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专题座谈会上,我市做了典型发言,并被收录在中国社工协会2012-2013社会工作发展报告。寿光市民政局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项目被山东省创新管理研究院评为第二届“山东省管理创新奖”。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试点市诸城市被中国社工协会确定为全国农村社会工作创新示范基地。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日益显现。由于大力开展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及我市的各项激励政策推动,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尤其是持证社工数量自2012年起开始快速增加,这些专业人才有的担任了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有的担任了事业单位或镇街道领导,都已成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骨干。市民政局分管局领导、负责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市民政局组织人事科全体人员均取得了助理社工师、社工师职业资格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服务体系、改善基本民生等方面作用日益显现。民政部门围绕社区建设、社会救助、福利慈善、优抚安置、城乡社区、社会事务等业务领域,设置了187个社会工作岗位,明确了社工岗位的职责和考核标准。奎文、诸城分别在城市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中融入社工理念,先后设立社工岗位160个,选聘230名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市社会福利院取得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者占在编员工的47.5%,其体制内从业人员转换提升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在全国福利院系统起到了示范作用。我市两名社会工作者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最美社工。
(三)加强载体建设取得成效。2012年11月8日成立了潍坊市社会工作协会,社工协会在理论调研、人才培训、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城、寿光、高密、坊子、奎文、潍城、寒亭等县市区已经成立社工协会,其余县市区社工协会正在筹备中。通过降低登记门槛、提供办公场所等方式,高新区开心社会工作服务社、潍坊市北海高级社工服务中心、潍坊市爱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潍坊市宝多多公益服务中心和潍坊市鸢都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先后成立。各级社会工作协会与各社会组织密切配合,接受购买并承接了一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通过“神华爱心行动”已经为全市贫困家庭0-18岁的40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做了手术治疗。“开心爱之桥公益婚介服务”项目已经启动。社会工作服务已经延伸到社区、养老机构、医院、学校、企业。潍坊市、诸城市成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器,推动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此文为潍坊社工协会张新民投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