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包颖特约通讯员姜莉
灾难面前,如何让爱心变得更有力量?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云南省民政厅用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快速交出了答卷。
8月7日,云南省民政厅在救灾应急指挥部下设立“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协调服务组”,同时由相关社会组织发起建立“云南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作为链接救援各方的服务枢纽,该平台整合救灾资源,促进救灾信息对接,为社会组织参与救灾提供支持服务,让单个社会组织的救灾行为因为链接变得高效。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8月11日召开的省委九届69次常委扩大会议上对“云南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给予了肯定,他指出,设立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和协调服务机构,对进入灾区、参与救灾的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备案,开通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灾区道路通达条件和救援建议等信息,协助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壹基金等16个社会组织开展灾区救援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行证”背后的执政为民情怀
8月9日14时,云南省鲁甸县火德红镇,善医行村医培训帮扶中心(简称善医行)的两支医疗队正在紧张有序地为受灾群众救治工作忙碌着,一分队队长朱好松却犯难了:“明天到李家山必须要通行证,我们可能进不去了。”二分队队长徐艺一听也急了:“这么多病人需要救治,进不去怎么办?”善医行发起人之一刘凤梅不敢迟疑,赶紧通过微信向云南省民政部门搭建的“云南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求助。
“云南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了解到善医行医疗队遇到的困难后,立即忙碌起来,一边拨通电话向领导汇报,一边指导善医行医疗队提供微信公共平台报备,同时帮助填写表格。问题一直反映到云南省民政厅救灾应急指挥部,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协调解决,确保医疗队顺利进村救治受灾群众。当天19 时,善医行医疗队拿到了两张通行证,其中一张是从昭通市民政局局长丁开路手里“挤”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花了不到5小时。
“小小的通行证问题得到了上至厅长、局长的重视,下至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我们的救援计划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这体现了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执政为民情怀!”备受鼓舞的善医行医疗队队员这样说。
为社会组织参与救灾提供背后的支持,这只是“云南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作用彰显的一个侧面。
创新社会组织参与救灾服务机制
据了解,云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协调服务组”为常设机构,通过“云南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来实现服务功能,平台的宗旨是“协调服务、有序高效”。
按照设计,平台有六项服务功能:接受进入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备案工作,确保社会组织依法有序进入;统一协调省内外的社会组织进入灾区开展工作,加强社会组织间的协同意识、信息分享意识;协调外界与灾区的对接,如捐赠物资的发放等,以提高救灾效率;对需求信息进行调查评估,确保准确有效,使救援物资发挥最大效用,避免浪费;统筹协调志愿者群体,确保有序进入灾区,避免拥堵;提升相关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及重建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云南省民政厅分管救灾和社会组织的副厅长李国材表示:“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以来,云南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2013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快推进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意见》,全力加快推进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培育扶持政策、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创新社会治理,就救灾工作而言,就要改变以政府为单一主体、自上而下进行管理的方式,由管理理念向治理理念转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救灾应急和恢复重建中的独特作用。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的建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具体措施,通过协调服务引导社会组织有序高效参与救灾工作,搭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组织沟通协调的枢纽。平台通过发布灾区需求信息和社会组织为灾区提供服务信息,完成信息对接,为支援灾区的社会组织提供协调服务。同时,和媒体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如果不全面协调好参与救援的社会组织,不仅社会组织本应发挥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还容易对社会公众的爱心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热情造成损伤。我们建立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就是为了对参与救灾的民间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避免因社会组织与其他部门在救灾应急中的沟通协调不畅,致使人员、物资、资金等需求信息不能顺利对接而浪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