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给枢纽型社会组织办身份证

2014-06-25 09:44   中国青年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有了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个身份,不仅认可了你的“江湖”地位,也让你的“追随者”有了方向和依靠。”这是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李博对社会组织被“枢纽”后的一种解释。

日前,广东省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山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中山市慈善总会、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山市清风自游人公益服务中心、中山市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中山市总商会、中山市共同长大公益服务中心等7个社会组织经过申报、初评、答辩、实地考察、最终评审等环节后,被认定为该市首批枢纽型社会组织。

“有了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个身份,不仅认可了你的“江湖”地位,也让你的“追随者”有了方向和依靠。”这是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李博对社会组织被“枢纽”后的一种解释。

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中山市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有2170家,同比增长31%。如何让培育发展一手更硬,让规范管理一手更强,枢纽型组织体系的构建工作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被列为中山市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项目。

巧借东风,实现体制内青年社会组织华丽转身

“首批评选率先考虑选好市级龙头,就像培育龙头企业一样,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社会组织。既要在同类型、同行业、同地域的社会组织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又要通过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工作指导等方式,促进其团结的社会组织共同发展;同时要发挥其政治引领作用。”中山市社工委负责同志说,“首批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认定工作,引入了第三方评审机制,即委托中山市社会发展研究院,对申报单位组织专家评审,从“服务实力”、“聚合能力”、“枢纽活力”、“发展潜力”、“自身建设”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审。”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团中山市委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构筑“5+2+N”的青少年领域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的重要成员,在本轮枢纽型社会组织去行政化的变革中脱颖而出。“通过构建枢纽型组织,既可畅通政府、社会组织的对话合作渠道,又能以伙伴关系“接地气”,形成资源共享、协助互动的良性的生态循环。”李博说,“我们在认定工作中力求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申报条件中明确要求申报单位“须与20个(含20个)以上的相关社会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获得10个(含10个)以上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的联名推荐。”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10多年来,不断打造“晨曦行动”赴边远山区扶贫助学、“绿色中秋”环保行动、“快乐暑期”帮扶贫困新老中山人子女项目、“同一蓝天”青年才艺选拔大赛等数十个品牌活动,广泛吸引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利用其社会的“江湖”地位,整合社会资源,有意识地孵化培育应急救援、敬老助残、网络文明等各领域志愿服务队伍;推动24个镇区志愿服务总队升格为青年志愿者协会,全部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由其催生裂化出的慈善爱心店、中山市青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中山市青志情感护理中心等服务机构也相继注册。

团中山市委书记丁凯指出,社会问题的复杂化让我们看到,志愿服务不能再依赖“聚而为兵,散而为民”的游击战模式,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认定,为志愿服务专业化的组织和运作以及志愿者的技能拓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创造了志愿服务成长壮大的生态环境。

据了解,除7家入选组织外,中山市私营企业协会、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小榄镇商会、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协会、中山市知识界人士联合会、横栏商会6家机构被纳入枢纽型社会组织重点培训计划。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