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举办家庭服务中心项目培训讲座,特邀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博士、沙园街手拉手社区工作服务中心香港资深督导陈国联主讲。
社会组织不是公益组织,社工也不是“活雷锋”,目前三水区面临社工人才短缺,社工机构实力不强等困境,特别是没有合理的收入保障,很难吸引专业的社工人才入行,没有人才的“画龙点睛”,社会组织的运营容易步履艰难。激活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温暖的能力,社会组织将能走上专业化、市场化的道路,高效配置资源,提供优质、细节服务。
问题的关键是,目前,三水的社会组织发育还不够成熟,政府给予信贷、政策、培训等扶持,也要购买社会服务“造血”,更要借鉴社区服务量多质优的香港等地,财政提供充足的支持是源源不断的“牛奶”。但社工组织参与到公益事业、民生工程、社会管理等方面,最需要民众的认可和支持,是否满意,也应由市民打分评判。而失去民众的认同,社会组织无法可持续发展。
显然,目前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购买社会服务,引入“社工+义工”等模式积极转型,建立和激活市场竞争非常重要。购买社会服务当然需要阳光、公正地招投标,但项目运作、资金使用等内容,理应接受市民的低成本监督。市民有了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倒逼社会组织健康成长。当社会组织切实提升了市场灵敏度,适应个性化和市场化的“挑选”,获得市民的认可,也能长久地释放惠民便民“红利”,可以说是一举多赢。
社会组织不是一张牌子,政府的扶持不是口头说说,然而克服社会组织存在短板,实现社工服务的多元化,市场机制具有优胜劣汰的杠杆作用,最能合理地进行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市场监督的力量也最充分和有效。否则,社会组织一味地被供血,却不能“强身健体”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