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社工宣传周” 社工机构经验分享汇编

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会员中心宣传组 2014-04-10 14:32   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网站 投搞 打印 收藏

0

2014年3月广东省第三届“岭南社工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特邀了广州恩善、深圳阳光、深圳至诚、启创、江门利民五家服务有特色且经验较为丰富的社工机构作分别分享了各自在为老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残疾康复社会工作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社工中国网消息:2014年3月广东省第三届“岭南社工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特邀了五家具有特色服务领域且经验较为丰富的社工机构作经验分享,广州恩善社会服务中心、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江门市利民社工机构五家社工机构分别分享了各自在为老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残疾康复社会工作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现将各自分享材料进行行业分享,希望他们的经验对更多的社工机构有借鉴参考价值,以进一步推进广东乃至全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个别关怀 全面照顾

——长者社会工作服务经验分享

广州恩善社会服务中心                                     

图为:广州恩善社会服务中心代表陈慧敏、陈静发言

广州恩善社会服务中心是2010年在广州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全国“敬老文明号”及广东省居家养老示范中心。中心以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为依托,秉持“个别关怀,全面照顾”的服务理念,提供青少年、长者、残疾人、家庭、义工等多方面服务,于2011年引入香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手法和社会服务优质管理模式,承接越秀长者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以社区养老为方向,探索和打造集统筹、转介、服务、培训、示范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长者综合服务平台,2013年全年日托达 10958 人次,护老用品换领及咨询达 5313 人次,为 34172 人次提供了各类养老服务。下面主要以越秀长者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长者服务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是做好五个“强化”。

第一,强化统筹功能,优化配置养老服务资源。

中心从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入手,使综合性的本地服务网络成为重要的介入策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需求。

是统筹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通过设立“长者一线通”服务平台,连接区内七大养老服务相关单位(包括区民政局、残联、卫生局、义工联、法律援助处、越秀星光平安宝呼援服务中心及居家养老服务部),共同打造社区支援网络,将致电“一线通”的长者需求及时转介到相关单位。同时,中心积极发展并维系与社区内相关NGO,组织、医院等单位的战略联盟关系,与各街级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广州市脑科医院、中山二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图书馆等达成合作,开展“脑友同行——全区健脑计划”、家居安全评估及改善计划、药师咨询会、医师讲座、乐龄才艺汇演等大型社区活动逾40次。

是统筹整合服务机构专业人力资源。通过整合统筹承办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护士、康复治疗师、测量师、建筑和室内工程设计师等专业人员近40人,促进跨专业团队合作,为中心开展养老服务,如长者心理社交支援、康复训练、日间照顾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确保养老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是统筹整合社区人力资源。中心积极倡导社区人士、学生、企业员工和专业人士等进行敬老活动,截至2013年12月,超过三百多名义工为中心提供了服务,促进了社会大众对敬老服务的参与。

第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为老服务。

中心引入社工工作理念,通过打造八大服务项目,实现了养老服务从一般照料向特色服务拓展,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

一是长者日托服务。由社工、护士、治疗师组成跨专业日托中心团队,为长者量身定制个人照顾计划,进行个性关怀和全面照顾,目前已累计为区内73名长者提供了日间起居照顾、营养膳食、护理、康复及社交活动等服务,降低了日间空巢长者无人照顾的危机,舒缓了护老者的照顾压力。

二是医疗康复服务。设立护士咨询站,中心护士每日为长者提供基础健康评估和咨询服务,协助长者定期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另外,积极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二院、广州市脑科医院长期保持良好合作,邀请医生及药师开展长者健康类讲座和用药咨询讲座超过100次,为长者讲解防病、治病和安全用药知识,解答健康方面的困惑。

三是长者个案辅导。中心社工通过评估长者的需求,采取个案管理模式,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包括提供情绪疏导、社会支援等服务,协助长者解决因身体老化带来健康和自我照顾的困难,或情绪困扰、缺乏社会支援、人际关系等问题,使长者更好地适应晚年生活。

四是护老资源服务。为方便长者的晚年生活,减轻护老者的照顾压力,中心提供护老用品选择咨询评估和培训服务,协助长者选择合适的护老用品,并提供产品使用培训,提升长者居家安全。另外,中心为长者及社区人士提供模拟家居和护老产品展示,并通过广州日报、老人报、广州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提升社区对居家安全的重视。

五是团康活动。定期为长者开展节庆联欢、生日聚会、旅游外出、社交小组等活动累计约三百七十多次,为其增添生活欢欣和情趣,深受长者的欢迎。

六是长者兴趣小组。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中心设置老友记学堂,开展各项兴趣小组及文化课程,累计开展25个班组近2000次课程,同时每年开展长者才艺汇演及作品展览活动,较好地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七是社区探访服务。与300多户独居或空巢老人建立了良好信任关系,定期开展上门探访、电话慰问服务,消除长者的苦闷和烦恼。经探访评估后,为有需求的长者提供如社工辅导、康复指导,切实解决了长者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八是长者义工服务。实行“社工+义工”的联动模式,搭建义工多元发展和服务的平台,鼓励长者及社区人士参与义务工作,并与汇丰银行、中山二院、脑科医院等单位的义工团体合作,开展义剪、探访、健康教育、活动协助等服务,推荐义工参加不同的培训或者讲座,令义工从中体会自我价值和快乐,营造社区互助关怀的氛围。

第三,强化培训功能,促进服务水平专业化。

中心把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作为居家养老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软件支撑来抓,着重开展三类对象的服务培训。一是培训长者。根据长者的需求和兴趣,开展健康保健、科学文化、社区交往等知识培训,协助长者预防老年疾病,实现老有所学。二是培训为老服务人员。为居家养老服务员、助老员、为老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等群体,提供现场的老人照顾技巧教学和家居养老模拟实践。三是培训家庭照顾者。为长期留于家中照顾体弱长者的家庭,提供照顾技巧的培训,同时开展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培训,舒缓困难和压力,改善家庭的整体生活质素。通过开展养老服务培训,在让更多的人关心照顾长者、敬老爱老的同时,也让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心自运营以来,累计培训已超过10000人次。

第四,强化转介功能,简化养老服务提供方式。

为了早期发掘、及时协助、妥善处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中心建立适应越秀区情况的多机构合作和转介机制,设置“长者一线通”热线转介服务平台,老年人通过拨打“长者一线通”,既能及时了解全区养老服务政策和项目,又能享受越秀星光平安宝、机构养老、家政服务、义工服务、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医疗服务、残疾长者服务、助老巡视等服务。自“长者一线通”开通至今,已经接受1200多位长者的来电咨询,并成功为100多位长者提供了转介服务。

第五,强化示范功能,探索和推广创新服务模式。

中心开展服务以来,着力在建设理念、整体设计、服务提供、管理运行上大胆探索创新,并且做到研究及服务并进,同时积极探索为老服务的本土化经验,投身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不吝分享自身经验,为其他机构提供培训及咨询服务,提供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参考。中心环境、中心人员工作态度、服务内容等满意度均达95%以上。目前,累计接待媒体采访30多次,接待参观学习调研150多次,连续两届获得全国老年社工优秀案例奖及单位组织奖,得到各界社会人士的关注和肯定。

“个别关怀,全面照顾”,是我们的服务理念,也是我们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以上经验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希望能够对各位有所启发,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谢谢!

  (二)绚烂的生命

——妇女社会工作服务经验分享

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图为: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副总干事王娟发言

是由深圳市妇联“阳光家庭”项目转型升级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是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理事单位、广东社会创新研究联盟成员单位和广东省妇联战略合作单位。目前承接运营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转移服务项目以及福彩公益金资助项目、基金会资助项目共计17个,项目金额约900万。机构现有各类专业服务和辅助人员84人,其中持证社工42人,本土督导8人。三年里,我们不断转型、升级和开拓,以“专注家庭服务,推动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共融”为使命,积极探索妇女社会工作本土化路径。下面,主要向各位分享一些中心在开展妇女社会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是立足客观现实需求梳理目标群体。妇女社会工作的开展仅仅是众多服务领域中一方面,然而由于现实的客观需求,基于最大多数群体做好文章。据深圳妇儿工委提供的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1054.7万,其中女性为483.1万;深圳0—17岁常住人口134.4万,其中女性为59.6万。深圳女性既有和其他城市女性一样的关于家庭婚恋、亲子教育的服务需要,也有作为移民城市女性的特殊需要,包括社会支持网络薄弱、面临更多婚变、家暴和跨境等家庭挑战。除此以外,伴随社会分层明显,不同女性群体的服务需要也完全不同,对我们的调研能力和服务能力是很大的挑战。

二是面向社区妇女、特殊女性群体和妇女骨干实施个性化的分类服务。针对社区妇女,我们以“服务中心”为平台,提供妇女互助、增能方面的服务;针对特殊女性群体,我们单独申请公益资源开展项目化服务;在这两类人群的服务过程中,我们发展出第三类群体——妇女骨干,他们成为义工骨干和重要合作伙伴,参与到我们的服务实施中。

三是抓住相关群体和最易参与群体形成辐射效应。从机构战略规划、到项目具体实施,都紧紧抓住与妇女关系最为密切的老人和儿童开展好工作,因为我们发现妇女所面对的问题绝非妇女自身的问题,妇女最需要的服务不是针对她们自身的,而是针对老人儿童的,服务好老人和孩子,她们就解放了很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就业、素质提升等。我们正在启动“UPS幸福社云创计划”,就是根本抓住这一特点,通过招募单亲母亲在社区创办食堂,不仅解决灵活就业问题,还将帮助更多的单亲家庭缓解子女照顾问题,形成了妇女社会工作的系统推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式基于此,我们已经开展的相亲联谊、婚恋辅导和亲子服务,以及覆盖全市的为单亲家庭和失业妇女服务的阳光妈妈项目,以及未开展但想为之努力的婚前辅导、不孕家庭个案辅导、失独家庭服务以及家事调解服务等服务项目等都始终抓住这一特点来展开。目前,虽然我们已经拥有5家社区服务中心,2家区级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多个公益类项目,还有2个政府职能转移类项目,以及1家正在筹建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但我们始终做好专业坚守,不盲目扩大规模,抢占“地盘”。

四是全力打造并经营好特色品牌服务项目。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针对社区妇女的“妇女互助会”项目和针对特殊女性群体的“阳光妈妈”项目。自发组建了一个“社区关爱基金”,帮助社区内其他弱势妇女。“妇女互助会”服务项目平均每年服务会员2400人次,发展为“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互助组织。联合基层妇联和社区服务中心力量,形成服务网络,使8人工作团队服务全市“阳光妈妈”成为可能。从需求出发,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手法。

五是按照为妇女工作与妇女工作的工作思路开展服务。不仅将妇女看做我们的服务对象,还将妇女武装起来成为社区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工作的新力量。例如我们2013年与人口福利基金会合作的 “UPS银龄计划”,就塑造培训出了不少在香港工作拿着高薪的妇女成为动员其他妇女自立自强的典范。

六是坚持走示范带动发展之路积极孵化培育妇女社会工作新力量。在一线服务的基础上,我们推动研究和倡导工作,希望从更高层面做一些改变,包括通过出版案例集和输出督导去推广服务经验、协助协会制定领域指标体系去引领行业标准、配合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参与政策调研。我们正在帮助广东关爱妇女儿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筹办妇女儿童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及公益人才培养、帮助惠州市妇联创办红紫荆妇女儿童服务基地项目、帮助昆山市妇联运营家综服务项目,并且同时配套督导培训,向中心辐射的惠州、厦门等地区输送督导服务,开展具有前沿性的高端培训,培育出新的人才。通过以上的带动项目,将阳光的经验广泛播种到新的土地,逐渐形成妇女社会工作系统内部的支持网络体系,使得各种资源形成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朝新的战略目标发展,继续服务-督导-研究一体化的进程。我们希望,透过我们的服务,展现我们服务对象的绚烂,展现我们社工的绚烂,展现生命的绚烂!

 

上一页 1 2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