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距省会偏远、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兜牢夯实社会保障基础,为困难群众提供需求服务,坚持“融合发展、规范运行、务实高效”原则,再次吹响濮阳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重点围绕村(居)社工站点“规范建设、筹措资金、人才保障、精准服务”四个主题,聚焦“资源整合、多元筹资、培育人才、找准定位”四项工作,高站位思考、高起点谋划、高强度推进,以最坚定态度、最扎实作风,最务实举措,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向村(居)延伸,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整合资源、融合发展,解决规范建设问题
多方整合资源,用好现有场所。整合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便民服务大厅、志愿服务工作站、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等现有场地,总结推广濮阳社工站、未保站同建双推、多阵地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强力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向村(居)延伸辐射,高标准建设村(居)社工站点。
聚焦服务领域,衍射服务触角。向村(社区)学校、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单位延伸,把社工站点建设到最需要提供关爱保护的困难和特殊困难群体身边,开展社会救助、慈善帮扶、邻里照护、学业辅导、情感交流、个案介入等关爱服务,将“一老一小”、残疾弱势等困难和特殊困难群体与社工站点服务相结合,同步考虑、统筹推进。
立足地域实际,开创联建联动。将社工站点社工服务项目与养老服务、社区治理、未成年人保护等服务项目有机结合,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服务内容、统一办公设施、统一审定位置、统一督导考评“六个统一”。充分发挥已建成89个乡镇(街道)社工站辐射作用,市、县社工服务指导中心引领作用,开创社工服务项目联建联动活动。
规范建设标准,稳步推进实施。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化推进、专业化运行、精准化服务、常态化活动、品牌化发展“六化”标准,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循序渐进、全面推开”的办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培育孵化100个村(居)示范社工室,2023年底,建成1000个村(居)社工室,做大做强做优社工服务项目,打造濮阳“社工+”服务品牌。
沟通协调、多元筹资,解决筹措资金问题
厘清工作思路,完善资金保障办法。按照统筹列支一点社会救助专项资金、申请一点福彩公益金补助、动员募捐一点慈善公益资金、链接筹集一点社会资金、争取一点地方财政预算“五个一点”的工作思路,加强沟通协调,多元化统筹资金,构建“社会救助资金+福彩公益金+慈善资金+社会资金+地方财政”多元保障体系。
加强沟通协调,建立长期保障机制。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将资金保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库,纳入县(区)年度财政预算,纳入营商环境综合考评、纳入县(区)年度人大评议、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以“五个纳入”硬核举措促使保障经费落实。
借鉴外地经验,用活现有政策。借鉴外地使用社会救助资金不少于2%用于购买服务经验做法,向领导汇报、与财务协调,争取财力支持。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清单》文件要求,用活现有政策,制定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签订目标责任书,健全资金常态化保障、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社工站点项目高效运行,统筹解决资金保障难问题。
外引内培、培育人才,解决人才保障问题
“引进来合作”,培育专业社工人才。据统计全市注册登记22家社工机构,400余名持证社工180人在职在岗,针对人才不足问题,按照“引进合作、借梯上楼”发展思路,培育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社工人才队伍。2020年,把有实力、有品牌、有经验的浙江清流、郑州引航等专业社工机构引进濮阳,一方面高效快捷开展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提高本土社工专业能力、发挥孵化功能。
“本土化培养”,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所谓“本土化培养”是指以志愿者、社区工作者、驻村大学生、乡村干部,以及从事社会工作的相关人员为培养主体,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发展本土化社工人才队伍,提高专业化社会工作技能。
出台激励机制,激发参与社工热情。出台政策、建立机制,引导更多人员取得社工专业资格,2022年初,联合21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文件要求3年内社区工作者必须参加全国社工职业资格考试获证,全部持证上岗,调动社区工作者参加社工学习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全市累计报名参加社工考试超6000人、480余人获证。2022年89人通过考试获得社会工作证,再创历史新高。
“社工+”联动、找准定位,解决精准服务问题
首先定位“为谁服务”问题。社工站点是党委、政府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搭建的服务平台,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更是弥补基层民政力量不足的好办法、好举措。发挥社工站点作用,要始终聚焦社会救助、为老服务、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社区治理等“四大主责”,聚焦特困供养、低保对象、独居困难老人、困境留守儿童、残疾人等“五类重点人群”。
其次定位“服务什么”问题。要始终彰显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突出专业服务特性,避免单纯承接事务性民政工作现象。引导社工志愿者开展相关政策咨询、调查评估、探访巡视、心理疏导、关系协调、社会融入等服务。运用社工“助人自助”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因人施策提供专业化、个性化需求服务。
再次定位“怎么服务”问题。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精心打造“社工+”服务品牌,如“社工+网格”“社工+志愿服务”“社工+慈善”“社工+未成年人保护”等。发挥资源链接作用,链接公检法司、工青妇、人社、卫健、残联、发改等行政、群团组织力量,链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为各类困难群体提供服务。
作者:河南省濮阳市民政局 赵芳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