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短板弱项 构建乡镇(街道)社工站督导工作机制

赵芳石 2022-06-08 09:50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督导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促进社工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督察、指导和支持作用,并发挥着强大的助推功能。濮阳市随着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大量建成和运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查缺补漏,构建乡镇(街道)社工站督导工作机制,为全覆盖推进社工站建设寻求新动能。

督导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促进社工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督察、指导和支持作用,并发挥着强大的助推功能。濮阳市随着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大量建成和运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查缺补漏,构建乡镇(街道)社工站督导工作机制,为全覆盖推进社工站建设寻求新动能。

一、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督导工作弱项

(一)乡镇(街道)社工站督导工作资源匮乏。督导工作包括“督”和“导”两种职能,所谓“督”:即监督、督促,对社工服务开展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所谓“导”:即指导、引导,对社工具体业务进行指导,对社工本身开展心理疏导或压力缓解。督导工作采用点对点方式较为理想,社工机构督导工作由自身机构承担时,机构一般是自身拥有或是外部聘请,对机构内社工进行督导。乡镇(街道)社工站人少事多矛盾较为突出,切自身缺少能够开展督导工作的人员,无法开展乡镇(街道)的督导工作。

(二)乡镇(街道)社工站督导方式各有利弊。社工督导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督导者和督导过程有很严的标准与要求。目前,县(区)通常采取外聘高校方式开展社工站督导,高校教师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实务经验有待考证,开展督导只能从宏观层面进行,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社工站社工的具体问题和实际需求无法得到保证;二是督导的长期性、及时性和持续性难保证。外地聘请方式同样具有弊端:一是成本较高;二是外地督导受时间限制,无法点对点密切跟进;三是点对面集体督导效果难保障。本地聘请方式既能节约经费开支,又能保证督导的稳定性,但市县缺少专业督导人才,即便有也只能满足于自身机构督导需求,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督导乡镇(街道)社工站社工。

(三)乡镇(街道)社工站督导工作供需失衡。截至目前,濮阳市已建乡镇(街道)社工站46个,近230名社工进站开展专业社工服务,2022年将建成89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2023年将向村(居)延伸,2025年实现村(居)社工室全覆盖,届时将有3000多个社工站(室)。如此庞大的督导任务,需求量大与实际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更加凸显,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是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障碍,该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制约乡镇(街道)社工站的高质量发展。此外,长期缺乏督导的支持,社工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叠加,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疏导和缓解,容易导致社工职业疲倦,加大离职、流失双重风险。

二、聚焦短板弱项,规范督导工作内容

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的运作特点和运作模式,导致社工站督导者和督导内容与社工机构自身督导内容内涵的差异。规范督导者应具备的能力。乡镇(街道)社工站内部督导,应熟悉乡镇(街道)社工站所在区域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工站人员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服务,将社工专业化、本土化、职业化有机结合,增强社工服务的有效性;熟悉基层党委政府基本工作方式和工作特点,指导社工站社工在开展服务中与基层工作人员打成一片,得到基层工作人员的理解支持;积极培育良好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意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协调联动机制,指导社工站社工发现、发掘、链接和运用当地资源,构建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开展服务;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和能力,为开展个案、小组、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提供指导,为社工站人员情绪释放和压力缓解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规范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乡镇(街道)社工站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进驻社工承受压力巨大。为减缓工作和心理压力,增强督导工作的成效,对传统督导内容进行梳理归纳,重点规范了以下内容:一是将社工站工作目标与所属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目标、管理目标相融合,通过实现社工站工作目标,更好的服务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目标、管理目标,争取支持和配合;二是与民政系统内外已建设的乡镇(街道)未保站、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儿童之家、新时代党建服务站、乡村振兴工作队、乡镇综合文化站等融合建设,共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三是通过与基层联建联动稳定密切关系,从而发掘、链接更多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资源,结合当地环境、人文、民俗等实际情况,打造“本土化”地域社工服务品牌,为促进当地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工功能和作用;四是密切关注乡镇(街道)社工站社工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加强心理干预、情绪疏导、压力缓解等工作,让驻站社工能够看到希望、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三、提升发展动能,构建督导工作机制

(一)建立完善专岗专职督导工作机制。在市社会工作总站、县(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中设立专职督导,加强培训,满足需求,为乡镇(街道)社工站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科学化、可持续运行,提供基础性支持。构建市、县(区)督导工作机制,在内部设立专职督导岗位,专门负责乡镇(街道)社工站督导,通过人才引进或自身培养等方式,搭建市、县层面专职督导人才队伍,行使乡镇(街道)社工站督导职能。充分利用已建市级社会工作服务总站、县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乡级社会工作服务站、村级社会工作服务室四级服务体系,为专职督导提供实践平台,重点为乡镇(街道)社工站提供督导工作服务,有效缓解乡镇(街道)社工站需求督导数量多、缺口大等现实问题。

(二)建立完善专业督导培育工作机制。在市、县层面专职督导无法满足社工站急于督导需求情况下,及时赋予乡镇(街道)社工站负责人,以督导者身份对社工站自身进行督导。乡镇(街道)社工站负责人履行管理者角色,主要负责社工站正常运行,完成上级赋予社工站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交办相关事宜;对社工站自身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为社工站自身建设、发展争取资源。多数乡镇(街道)社工站人数不多,督导工作量不大;作为负责人对社工站情况比较了解,有利于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地开展督导工作。同在一个站工作,对站内工作人员情况熟悉,开展督导工作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督导方式也将更加灵活、更加多样。

(三)建立内外部督导融合贯通机制。发挥内部督导和外部督导优势,社工机构采取“合二为一”的督导路径,内部督导主要由机构内部人员构成,主要提供行政工作指导,分享相关的实践经验,疏导被督导者的消极情绪。外部督导由机构外人员构成,充分发挥视野广阔,具备的知识、经验、人脉等更为丰富等优势,主要在项目规划、资源链接等方面提供帮助。在这种状况下,形成内部督导与外部督导的良性结合和优势互补,既可以保证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又可以促进机构的长期发展。

作者:河南省濮阳市民政局  赵芳石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