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海陵区城南街道莲花社区43号楼80岁的王奶奶到社区申领尊老金,全科社工袁婷热情接待了她。手续办理好,王奶奶提起家中墙壁渗水,袁婷上门查看,渗水墙壁可申请公共维修资金维修,但办理申请手续要到三公里外的广厦物业,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袁婷决定跑腿帮老人代办。
袁婷有着十年社区工作经验,今年通过民政部门全科社工业务培训考核,熟练掌握多项社区基础业务技能,很多条线政策她能做到“一口清”。“以前不同的事要问不同的人,只要经办人不在,就得再跑,现在方便了。”居民吴阿姨开心地说。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今后我市将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到2021年底,所有城市社区都将有“全科社工”。
社区办事实行“首问负责”
“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是指只需一名社区工作者,即可通办社区全部服务事项,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这也让更多社工资源下沉网格、服务上门、策划活动等。今年上半年,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开展“全科社工”试点工作,培育了一支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复合型”社工人才队伍,为居民提供“基本服务+特色服务”,形成“一人受理、一岗通办”的前台服务新机制和“精准采集需求、快速响应诉求”的网格服务新机制。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负责人介绍,试点社区设置1至2个“全科社工”服务岗位,调整了社区原有“一站式”柜台服务模式,开辟开放式受理前台,由“全科社工”实行“首问负责”,负责接待居民,受理办事项目,其他社区工作者协同完成辅助工作。通过半年的尝试,试点社区已建立“前台受理、后台办理、一门服务”的工作机制,实现居民事务“一人受理、全科服务”。
据悉,试点社区实施“全科社工”工作模式,实现了“社区工作者从专职向全能、居民办事从等人办理到即来即办、社区工作作风从集中办公向便民服务”的三个转变,有效破解社区行政色彩重、服务碎片化、办事效率低、走访时间少、社区工作者业务素质不够全面等问题,有力增强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
“全科社工”模式全市推广
10月13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联合出台《意见》,决定在总结部分市(区)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以市(区)为单位,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的城市社区达30%以上;到2021年6月底,达70%以上;到2021年底,达100%。
“‘全科社工’模式绝不是做简单的‘加法’,不是机械的业务量叠加,而是社区工作者自身努力与社区平台锻炼的综合结果。这需要广大社区工作者自我加压,提升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社区平台不断创新创优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市委组织部组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推行到位的标准是“四高”,即队伍专业度高、服务能效度高、工作精细度高、居民满意度高。我市将在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工中,择优培养能够全面掌握社区各项行政事务和职业技能的“全科社工”人选,经过岗位技能测试后上岗,建立“一窗式受理、一口清导办、全科式服务”工作机制,打造预约服务、事务受理、业务办理、评估改进的政务服务链条,让居民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腿”。同时,健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建立网格社工标准化走访流程,让社工多跑腿、居民少跑路。通过全科受理、错时值班、网格问需、个性服务等办法,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社工可评星级,薪酬阶梯化
根据安排,相关部门将加强“全科社工”能力培养,通过“金牌社工”“大比武”、社区工作“名师”传帮带等途径,以集中授课辅导、观摩学习、实践锻炼、技能考核等方式,引导社工相互补短板、强业务、增效能,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向知识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实现从“专能”到“全能”的完美蜕变。
据介绍,全市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后,将实施社工服务队伍再造、服务项目再造、服务流程再造,推动全科社工岗位职责清单化、人员选配规范化、能力素质专业化、职级薪酬阶梯化。全面落实社工“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体系,建立社区工作者星级评定制,分一星、二星、三星3个等级,对所有社工进行评定,一星社工人数掌握在社工总数的50%左右,二星社工人数掌握在40%左右,三星社工人数掌握在10%左右。(记者 唐春杰 通讯员 吴剑波 沈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