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儿童青少年轻生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6月22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支援服务队联合北京朗心致远科技、心源泉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了“守护生命——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并由中社联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心理急救学部承办线上论坛。此次论坛邀请了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围绕着儿童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关注和剖析、预防儿童青少年自杀的专业方法及实施困境、整合社会资源和各方力量预防儿童青少年自杀三方面进行探讨。论坛以“云形式”开展,受到全国各地心理专家、主管领导、学校教师、儿童青少年家长的一致好评,在未做宣传的情况下,当日收看量达到2745人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心理急救学部专家锁朋主持了此次论坛。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支援服务队队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总干事林平光致辞。他讲到,近些年儿童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除了需要加强应急干预能力之外,更需要做深度的分析研究,寻找系统解决路径。守护生命,义不容辞。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副社长,中国青年杂志社副社长、执行总编辑蔺玉红博士发表题为“让青少年事务社工成为青春护航人”的演讲。她讲到,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共同探讨预防儿童青少年自杀,发出守护生命的呼吁,这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此次论坛可能会唤醒很多人的行动,对那些在消极情绪中挣扎的的青少年来说,将犹如一束穿透云层的光亮,帮助他们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处理青少年事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社会职能。面向未来,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和培养离不开专业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为此她呼吁:加强对青少年事务社工的专业培养,让他们更多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学校,主动接触儿童青少年,了解需要,为儿童青少年建立个人档案,并给予相应的社会服务,让青少年事务社工成为青少年的知心人。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副教授指出,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一些学生因为价值观缺陷导致了心理障碍,他们不断追求他人对自己的肯定,自我缺失。他们常感到孤独,更严重者会表现出自杀倾向。他们核心的问题是价值观的迷失。由于社会的物质价值观,分数成了衡量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指标,多数儿童青少年开始为了分数做题,为了分数学习,而这些都是他们不喜欢,甚至抗拒的事情。长此以往地待在这样的环境下,心理很容易产生巨大压力。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将这些学生的价值观扭转回来。学生心理健康不能只靠治疗,而应该是基于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与精神层面的富足,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我们需要回归本性,富于良知,身体力行,通过行为示范的教育,扭转错误的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专业教授,无国界社工董事黄匡忠教授从成长社会心理学角度,讲解青年阶段的人生挑战。对于青年阶段,陪伴的缺席、高考的压力、早恋的不许、继承的富裕、高处的诱惑、绝望的深渊是他们常见的危机。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影响其社会价值观念,甚至难以判断好与坏,对与错。角色的冲突、价值的冲突、会让个体很难进行选择,从而产生压力。如何面对这些压力,这些都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共同课题。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主任王翠玲谈到心理咨询和心理援助热线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一种形式,是精神卫生二级预防的重要途径之一。热线因其私密性好、不受地域限制、经济、方便、及时等优势,使得热线电话在自杀干预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热线咨询员需要对自杀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研判风险等级,与来电者一起寻找和启动让他们活下去的自己和外部的具支持性的资源,搭建安全的网络,制定安全计划,并和他们一起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选择。除此之外,热线为来电者提供精神卫生专业的转介信息,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诊疗,以降低来电者自杀的风险。
企鹅杏仁首席医疗运营官于莺博士谈到倾听是最重要的陪伴,不要对自杀人群讲价值判断,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反感,从而失去对救援者的信任。虽然咨询平台在自杀防范及救助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咨询平台的非现实性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咨询师通过平台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在着这种情况下,除了不断提升咨询师自身的职业技能及素养,还需要整合社会力量建立一个大的救援体系,能够在咨询师没有办法当面实施援助的时候通过其他救援者及时采取行动。
第一反应创始人陆乐老师进行“自杀现场救助的5个关键能力(人人能学会)”主题演讲,讨论意外发生以后,如何减少伤亡和损失。
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渡强通过对心理咨询事故的案例分析,结合我国《精神卫生法》以及地方出台的精神卫生条例,对心理咨询师的法律责任、义务进行讲解,以防因咨询流程不规范而导致不必要的法律诉讼。他特别指出,心理咨询师要具有专业性,了解自己的专业性,在自己的专业能力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咨询经验以及督导知识为适宜的人群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咨询过程中切记保证流程的规范,需要来访者了解的、签字的内容一定不可省略。
中华社工网主编、《社会与公益》杂志媒体总监余华龙强调,媒体中时时刻刻吞吐着大量各类社会信息,它是世风社情的一面镜子。在当今时代的大数据计算下,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很大一部分呈固定模式出现。大众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辐射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媒体的熟悉和依赖程度与日俱增,而媒体中的内容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精神、思想成长。例如,有关自杀的负性媒体内容很容易导致压力传递、价值误导。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家长,教育工作者做好儿童青少年的守门员、领路人、垫脚石、知心人,帮助他们筛选合适的媒体内容,引导他们关注积极健康的思想,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社区应对新冠肺炎国际网络(IACCR)召集人、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国远从“学校安全,风险防护”角度进行内容分享。建议学校积极整合各种外部资源,发动专业力量参与到校园安全治理中,从日常安全教育入手,强化风险预防和工作管控水平,提升事故处理的能力,全面构建起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林平光总干事做总结发言,感谢所有的专家、老师参与此次论坛,虽然只有两个小时,但聚集了教育、医疗、学生安全、媒体等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从不同角度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自杀原因、干预方法,今后可以继续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行主题研讨,共同关爱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