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工忙“充电” 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2019-02-25 09:46   中国新闻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在北京,持有社会工作证的社工占比不足三分之一,社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日前,来自多个机构的志愿者和社工们齐聚孙桂芝中医肿瘤研究所接受培训,以期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服务。

中新网北京新闻2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在北京,持有社会工作证的社工占比不足三分之一,社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日前,来自多个机构的志愿者和社工们齐聚孙桂芝中医肿瘤研究所接受培训,以期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服务。

来自北京官方的数据显示,北京共有社区工作者约3.7万人,平均年龄39.7岁,超九成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约32%取得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师马海燕介绍,这与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和职业化(就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她表示,中国社会工作重建三十余年,尤其是经过最近十余年的发展,在专业教育和实务两个方面的成绩显著。不过,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服务领域的扩展,持证社会工作者人数相对于社会服务职工总数,比例仍然很小,社工人才缺口较大。

如何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她向前来听课的志愿者和社工们介绍,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获得发展的职业性服务活动。然而,做好这项“助人”的工作并不容易。

马海燕表示,在工作中是“用生命在影响彼此”。社工或者志愿者与受助对象是平等的,不仅要有热情,更要谨慎和严谨,从而建立专业关系,评估受助对象真正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帮助对方,“对方乐于接受,这样的帮助才能持续下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或社工自身也得到成长。

当天听课的志愿者和社工中,有近半在医疗机构服务。王宏宇是北京协和医院门诊蒲爱德志愿服务队队长,也是一名持有“社会工作证”的社工,他目前还是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工作师委员会副总干事。

谈到培训,他认为,很有必要,一方面,培训是对社会工作的一个倡导、普及,可以让更多民众了解社会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许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们学到专业知识,促进工作。

他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和社工们,尤其是年轻人主动学习,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这次来参加培训的,都不是来打酱油的,他们中有很多人希望通过能够成为一个’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士。”

记者了解到,此次培训由北京孙桂芝公益基金会聘请教师并提供教材,本期培训共十次课程,包括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以及社工工作个案工作方法、组织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等内容。(完)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