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考试成绩公布,全市新增持证社工273名。至此,全市共有持证社工1292名,按户籍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社工15人,在全国县级市领域处于前列。
得知自己辅导的同事顺利通过全国社工考试后,昆山市咏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研发部部长刘星尔比当初自己领到社工证时还高兴,他说:“和以前人们认为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多是半路出家不同,这几年,我们越来越重视规范化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为机构的长远健康发展积蓄人才资源。”
自2012年在县级城市层面上率先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公益创投活动以来,我市以福彩基金为依托,连续开展了六届公益创投项目和四届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项目,并启动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推动各区镇和城市管理办事处组织公益微创投,使社会组织成为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的重要一环。然而,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如持证社工较缺乏、专业能力亟需提升、活动实施效果有待加强等,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徒有善意不足以移山,社会组织加紧“操兵练马”。近年来,市民政局推动社会组织“智力工程”建设,每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对扶贫济困、助老、助残、安全、教育、卫生、社区以及其他涉及民生的重要公共服务领域开展社工考试动员,通过举办考前辅导班、搭建交流平台等形式,累计培训人员2300余人次,帮助社会组织不断提升持证社工比例。同时,采用按需定制和推动社会组织“圈子互助服务”的形式,平均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项目设计等特色培训数十场次,及时解决社会组织在组织机构、内部运作、自我管理等各方面遇到的难题。
除了提供一般的业务培训,市民政局还积极寻求专家资源,推进“智力供给”系统化和标准化。2015年,我市成立民间公益智库,打通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高校等多方智力资源。民间公益智库集合了一支涵盖高等院校教授、海外企业家、昆山民营企业家以及省民政厅社会组织专家库成员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利用“社群”概念,通过顾问咨询、专题沙龙、项目嵌入等形式,为昆山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储备库”。目前,该公益智库已提供咨询服务数百次,在社会组织内部实现互通,推动“社社合作”,为公益创新提供了沃土。(记者 占长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