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推进社区“三化”建设 破解社区服务难题

魏文广 2016-03-03 10:22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把社区建设纳入老年友好型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推进社区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的“网格社区”“云家庭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社区服务新模式,破解社区服务难题。

原题:梧州市:推进社区“三化”建设 破解社区服务难题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把社区建设纳入老年友好型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推进社区规范化、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的“网格社区”“云家庭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社区服务新模式,破解社区服务难题。

抓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基础设施

梧州市把解决社区服务用房问题作为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载体。

利用契机,形成合力。市领导亲自挂帅,4次召开专题会议,从人、财、物方面,大力支持社区服务用房建设。

全面排查,制订方案。采取“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的方式,对全市城市社区服务场所的面积、建设规模、功能服务、设施配置、周边环境一一登记造册,制订《梧州市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确保新建的社区既统一规范有序,又能体现梧州特色。

明确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成立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工作协调办公室,明确提出“确保每个社区服务用房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的工作目标,并建立工作通报、督促、协调等机制,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协调会,按照“一社区一方案”原则,完成服务用房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的41个社区的升级改造,其中,500平方米以上的15个,1000 平方米以上的1个。

推行社区整合试点,探索社区基层管理新体制。各城区通过合并、分设、新增等方式,把全市城市社区从60个调整合并为53个,科学整合社区的人、财、物资源,按“一厅多室两栏两中心”建设多功能服务平台,让更多居民享受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抓网格化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梧州市构建社区精细化管理机制,优化基层社会治理。

推广“分片服务”。建立片区“责任社工”服务模式。将辖区合理划分网格,建立管理员、志愿者、义工共同组建的“十分钟服务圈”里的“社区管家”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使管理服务工作做到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责任到人。

建立三级网格服务管理模式。将街道管辖的所有社区划为一级网格,每个社区按实际情况,划分为5至9个网格责任片区(二级网格)。在二级网格内又根据楼幢、人口等实际情况,划分若干个网点(三级网格),搭建起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三级网络体系。

建立“一格四员”“民情日记”等工作制度。每个二级网格都配备“四大员”,即督导员、管理员、警务员、协管员,明确分工,共同抓好网格内的工作。管理员每天不少于1小时巡查网格责任片区,并记录《民情日记》,纳入社区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评内容。

抓队伍建设增强社区治理能力。以薪酬体系为基础,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推动基层骨干队伍“进得了、留得住、有发展、干得好”。将街镇、居民区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就业年龄段、全日制骨干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范围。今年,社区主任、书记一肩挑的工资将达到每月2330元,基本与科员平衡;社区工作者在进入事业单位、公务员中予以加分和优先考虑。

抓信息化建设形成社区服务新模式

该市凝聚社区发展合力,推动资源共享、机制共建。

搭建信息平台,打造数字化社区。以长洲区大塘街道为例,在该街道建立信息化社会管理指挥中心及以移动互联终端和大数据处理系统为基础的总平台,下设基础数据平台、统计分析平台、矛盾排查化解平台、考核评比平台、指挥中心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及百姓互动平台7个分平台,对各类矛盾隐患进行排查和管理,使纠纷和矛盾都在网格内及时解决。

建设梧州市云家庭信息服务平台。以移动互联网、健康物联网及电子商务为技术依托,通过智能感知、服务订购、服务实施、居家社交经验分享,构建了一个集服务管理、服务订购、健康管理、安全监护的移动互联网健康居家服务平台。目前,该云家庭服务中心已有服务用户近1.3万户,吸纳650多家特约服务商加盟。

整合资源,建立立体服务机制。通过整合服务商家、社区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工组织等服务资源及社区信息服务、健康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障服务等公共资源,建成以家庭信息数据库为基础的城区、街道、社区、家庭四级服务体系及社工、义工、商家、子女为基础的立体服务机制。目前,全市已有41个社区建立云家庭服务站,负责辖区内云家庭服务对象的申请、初审和档案管理工作。

建立“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社区新模式。依托特约服务商、志愿者服务基地、云家庭日间照料中心等线下配套建设,为用户提供家政、保洁、维修、送餐等30多项便民服务,初步形成基本涵盖了社区需求的20分钟服务圈。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