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社会工作学者与学生联会成立。
珠江时报讯(记者/卢浩能摄影报道)南海终于有了凝聚本土专业社工的人才库了。日前,南海区社会工作学者与学生联会(以下简称“社工学会”)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凝聚社工学者与社工学生的枢纽型社会团体。
“想招到社工专业出身的毕业生当一线社工好难啊。”南海区三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杜泓翰感叹,她最期待的是能够招募到科班出身的人才。
如今,这种来自社工机构的慨叹获得了专业力量的回应。成立仪式上,南海区社工学会会长、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卢施羽指出,社工学会的诞生就是为了培育一个新的专业社工时代。
自 2009年开始,南海社工行业经历了6年的发展,取得可喜成果。数据显示,2015年南海对该行业的财政投入达到1.2亿元。2014年持证社工达到 1117人,预计今年该数字将超过1300人。同时需要正视的是,目前一线社工中持证人数仅300人,一线社工专业背景比例仅三成。卢施羽认为,南海亟需 提高从业社工的专业化背景。如何从数量增加到专业质变,是南海社工行业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正如从全科医生向专科医生不断细分发展一样,社工行业今后也会分化成具体领域的专业社工。”当日受聘为社工学会顾问的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教授陈永杰表示,目前南海社工行业正处于向专业化迈进的过渡阶段,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卢施羽表示,社工学会的成立,将社工学者与学生联系起来,理论研究与实务并重,以“专业指路,扎根本土”的使命将来自本土的专业社工人才群体凝聚起来,吸引社工专业学生回归南海、服务南海,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议事厅直播
南海社工行业如何提高专业化与本土化?
新开办本土社工机构有补助
在当天的成立仪式上,“本土社工·团圆南海”之“新政助发展未来我主场”议事厅(学生篇)吸引了不少佛山籍社工专业的学生前来参加,一众学者、官员、社工机构负责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南海社工行业的未来发展。
学生提问 专业认同和训练要提高
作为社工学会的目标群体和服务对象,佛山本土的社工专业学生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未来南海社工行业的发展质量。据了解,近年来南海区高考报考社工专业的考生人数 逐年增加,2009年至今已有295名学生报读社工专业。这些社工后备力量如何获得更专业的训练,成为当日论坛的一个主要话题。
论坛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一位学生提出,部分学生较难融入到社工专业的课堂中,如果有更多实践机会,会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和认同本专业。而另一位来自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的学生张智聪则说出了关于实习的疑问:“机构里一位督导负责带7~10位学生实习,难以有好的实习效果。”
对此,卢施羽列 出一组数据:2014年,广东省第一批次到第三批次本科高校社工专业招生比例分别为9%、54%、37%。“近年的扩招显示了对社工需求的增加,但社工专 业出身的师资以及具备实务经验的老师,这两个指标总体而言是不足的。这造成了数量过剩和质量不够硬。”
她以香港中文大学社工专业为例子,“香港中文大学强调理论和实务结合,除了专业理论老师外,学校还配备了实务老师,通过具体案例与学生分享经验。
学者建议
建立专业化本土化标准 社工专业化的培育离不开专业化的政策环境支持
据 南海区民政局副局长高原介绍,南海未来3年投入2500万元财政资金助推社工行业发展。而佛山户籍社工专业学生到南海本土机构实习每人每月也将获区财政给 予的实习补助600元,每人最高可补助3600元;对新开办的本土社工机构,每家一次性给予3万元的开办经费补助。
在陈永杰看来,新政能够“倒逼”社工机构提高专业化水平,而不愿招用专业出身社工的机构,则会逐步被行业淘汰。
陈永杰认为,目前存在第三方机构推出的机构服务评估标准直接套用外地标准的情况,这未必贴合南海的实际。“南海的本土机构与广州、深圳等地不同,购买政府服 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各级部门均能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购买服务,因此,有必要从评估标准的角度,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修订建立起专业性的、本土化的标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