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让青少年成长道路洒满幸福

2015-08-27 09:28   长春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在吉林省长春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丁佳提交了《关于加强长春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建议》,为发展壮大长春市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原题:让青少年成长道路洒满幸福

编者按:社会工作按照服务对象可以划分为青少年、老年、残疾人、困境人群等。在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职业性发展尚未成熟,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在人才队伍、机构建设、项目开发、购买承接等方面也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当代青少年在身心健康、社会融入等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大多处于失学失业、缺爱缺管的状态,容易冲击社会安全稳定。为此,要充分借助青少年事务社工,通过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多层次需求。

在吉林省长春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丁佳提交了《关于加强长春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建议》,为发展壮大长春市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提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发展本土社工理论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当前,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在长高校共有7所,全市注册登记的社工机构共有109家,千余名社会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但处于萌芽阶段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面临着扶持不到位、项目资源匮乏,青少年事务社工自身能力不到位、专业性需提高、认可度偏低等问题。为破解这些发展障碍,丁佳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加强高校青少年事务社工教学工作。注重培育实务导向型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工人才,注重实践性、经验性,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科研工作,发展适应长春本土特色的社工理论。突破现有的以知识为本的模式,向以能力为本、实务为本的教育模式转型。

坚持政策导向,强化政府购买服务的可操作性。增加对社工服务的财政预算,在资金层面予以扶持。科学合理定价,政府在进行前期需求分析时,对项目所需的社工类型、服务内容、服务时数、资源及场地使用等必要条件进行客观的资金预估,并对承接项目的社工机构提出明确的资金使用要求,使整个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实现资金使用可控、可见。政府应完善购买流程,购买行为应实现政策上的统一,消除因政策不平等而导致的项目资金流转失衡的现象,保证购买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在社会工作发展初期,针对机构数量少、资质欠缺、经验不足等现实困难,提出可行性政策,破解购买服务中因机构整体和个体欠发展导致的问题,真正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可操作性。

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应尽快引入有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第三方评价体制应在全市范围内统一、通用,考核、认证、监管等方式可以在各个社工机构、各项服务项目中应用。还可以将大众媒体、社会公众列入到评价体系之内,形成多方辅助的监督评估格局,实现评估方式方法多样化。评估结果要及时进行反馈,并形成约束、激励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服务青少年事务社工发展良性循环,提高专业社工薪资待遇,完善专业社工的激励机制,解决青少年事务社工的“生存”问题。

社会工作“长春模式”初步建立

长春市社会工作从2007年开始起步,经过八年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工作的“长春模式”,“依托社区,倚重高校”发展本土化社会工作的道路正逐渐明晰,社工理念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得到认同。

在推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长春市根据社会工作特点,将青少年社工机构建设视为突破口,注册登记第一家市级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长春市助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心成立于2014年12月,主要提供有关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

结合丁佳委员的提案,下一步,提案承办单位市民政局将在人才培养、机构建设、体制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努力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推进长春社工“百站千才”计划,扩大工作战果。到2015年底,在全市建设300个基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养1500名具有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力争到2020年培养10000名熟悉基层业务的社会工作人才。

营造重视和扶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浓厚氛围。将青少年事务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社会工作的重点发展领域,联合共青团系统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培训和继续教育,引导和鼓励社工机构从事青少年事务。

抓好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管理工作。贯彻实施《长春市民政事业单位社工岗位管理实施意见》,到2015年底,全市民政事业单位及基层社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基本实现全覆盖。

加快扶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加大对民办社工机构的扶持力度,重点关注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的成长发展,进一步推动长春市基层社工机构争取和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购买服务项目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

提升社工专业服务水平。注重发挥长春高校教学和研究优势,通过校区合作,深入开展实务创新和专业服务,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深入开展社工人才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并形成长效机制,提高社工人才专业技能,建立健全社工人才职业水平评价、注册登记、薪酬保障、表彰奖励制度,为社工服务专业化提供制度保障。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