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十年,包头社工如何蜕变
从2005年包头市有了第一批社工之后,10年的时间里,全市共有1586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有人说,这10年,鹿城社工真正实现了居委会大妈到专业社工的华丽蜕变。
从2005年包头市有了第一批社工之后,10年的时间里,全市共有1586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他们坚守在社区,用专业知识解决了所有“婆婆妈妈”的事情,并用科学的手段让这些繁杂变得有意义。有人说,这10年,鹿城社工真正实现了居委会大妈到专业社工的华丽蜕变。
社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简称。相关报道显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专业化社工服务等举措,不但是欧美、亚洲等先进国家早已在实施的制度,同时也是我国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正在试行的改革大方向。而包头,10年前,就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
从居委会大妈到专业社工
13年前,下岗后的郭孝红应聘成为昆区东友谊22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前10年,我其实在不断地重复着自己和过去居委会大妈们的很多工作,我想寻求突破,想方设法搞一些不同的社区活动,但是一直换汤不换药。我咨询过同行,大家也都觉得在解决越来越多新事务时无从下手,在很多领域很难提供最直接的服务。我发现我自己真的没文化。2010年偶然间得知我从事的就是社工的工作,这其实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在国外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通过运用有效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可解决很多社会问题。所以开始了系统的学习。”
通过两年的学习,郭晓红考取了国家级社工师证书。这之后,很多人发现她变了,工作有了更多的方法,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就拿一年举办20多场的社区活动来说,过去她是光杆司令忙到死,大家哈哈一乐散了,效果甚微。这3年,这20多场活动有了新内容,成为了辖区所有单位的联谊、公益、帮扶等主题活动,而且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一次活动就可以解决很多百姓关注的问题。
社区居民赵大爷说:“郭主任带着大学生重阳节包饺子,他们说的那些话,比饺子还让我舒心。”其实赵大爷不知道,郭主任和大学生聊天中运用了心理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宽慰了空巢老人。
全市1586人已取得社工职业资格
夏美玲是全昆区唯一一个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社工,2014年她注册成立了包头市首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包头汇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夏美玲读研时,研究的课题是“日本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协作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个课题就是专业社会管理知识。
“社工是干什么的?社区和社会应该给百姓提供什么样的公益服务?按照先进的社会管理模式,专业社工应该是不归政府部门领导的、独立为社会、为大家服务的第三方人员。专业社工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要以‘助人自助’方式,增加居民、社会大众的个人能量,提高他们的尊严感、归属感和生活质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夏美玲说。汇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之后,运用“助人自助”的方式开始实现“专业化社工服务梦”。
社工的专业化服务,以及政府的积极引导,让很多人看到了这个职业的前景,包头市先后有7000人次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等,180多名社会工作者赴上海、浙江、江西、深圳、香港等地考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先进经验,35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充实到基层社区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初步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信息库。目前,全市共有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人员1586人,其中取得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人员197人,取得地方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人员1389人。
人才的丰富,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便利,近年来,包头市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打造了“民政社工服务”、“司法矫正服务”、“为老服务”、“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等社会工作实务示范点,逐步满足广大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其实,包头市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起步较早。2005年,包头市就开始组织地方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2007年,青山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社会工作试点地区。同年,包头市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六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中。2009年,昆区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2010年,全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班在包头市举办,包头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受到中组部、民政部领导及与会学员的一致好评。青山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区。包头市探索形成的“社工+助工+义工”“三工”模式,受到国家民政部的高度评价。同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成为包头市落实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的一项重点工程。2013年,青山区、昆区先后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地区、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地区。2014年青山区又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包头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和新突破。
记者从德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了解,该机构是2010年包头市从深圳引进的首家民间社工机构。他们运用专业技能,很快为辖区解决了很多过去依赖政府才能解决的问题,开启了包头市专业机构服务社会的先河。这之后,包头市以“政校合作”模式,依托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成立了三家本土化社工机构——包头市诚正、唯信和学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7家社工机构,深度铺开社工服务社会的工作。
2013年,市民政局承接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九州夕阳红,社工在行动”为老服务项目,投入5万元支持该项目开展,市本级及各旗县区先后投入160多万元,以项目招标、委托等多种形式,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老人、青少年等提供的服务,并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去年,包头市又承接了自治区社会工作协会高校社会工作示范项目,通过与弘仁和学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在青山区保利社区服务中心打造了自治区高校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并为社区居民开展了老年人、青少年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10年的试点探索与实践,包头市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还很不成熟,社会工作发展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相关人员指出,包头市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缺乏普遍、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体指导。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服务范围有限。民间社工机构处于起步阶段,作用发挥还不充分。专业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认同感相对较低,社会工作宣传力度还需加强。这些都是制约社会工作发展的瓶颈,未来包头社工的发展,在解决这些问题后,依然任重道远。(赵永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