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政局今年投1490万元购买社会服务

2014-04-18 09:31   荆楚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今年,武汉市民政局准备从年度预算中拿出1490万元,面向市场购买社会服务。这是今年2月武汉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意见》后,第一张购买社会服务的大单。

26

图为: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社工开展小组工作,帮流浪孩子树立信心(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张军

将市场能做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做。今年,武汉市民政局准备从年度预算中拿出1490万元,面向市场购买社会服务。这是今年2月武汉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意见》后,第一张购买社会服务的大单。

“力度空前,领域扩大,目的是让更多弱势群众受益。”4月15日上午,该局副局长张明武启程去深圳考察前,接受了楚天金报专访。

重点六大领域

三种方式购买

“今年将安排向社会购买服务的预算重点在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灾害应急培训、社工服务,以及社会组织评估。”武汉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明武说,购买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公开招投标、竞争性谈判和委托。

张明武用三句话对这场政府转变职能的改革进行了描述:改裁判、运动员兼职为裁判员;改滑翔伞驾驶员为舵手;改过去可能只买贵的为只买对的。“总之,今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社会,民政局只管宏观政策制定。”

据悉,今年武汉民政向社会购买服务试点,将从市级层面向区级街道、社区扩大。“这有利于社会资源整合。”张明武说,全市现有社会组织4863家,社区组织5000余家,要实现全社会治理,首先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全市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等更多地受益。

市区社工试点

目标弱势群体

据了解,张明武所说的购买社会服务从市级向区级扩大试点,主要指的是购买社工服务。

今年,市一级将安排预算160万元,通过公开招投标,在民政、教育、卫生、司法、团委、妇联、残联等行业领域购买7个社工服务项目。同时,以区为主、市区联手,投入420万元,在开展社工试点的7个中心城区,各选择1个街道和5个社区进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试点。

据具体操作购买社工服务扩大试点的该局政治处负责人介绍,区级街道和社区购买社工服务项目,每个街道和社区项目分别要设5个和1个专业社工岗位,运作资金由区级财政安排,街道项目每个30万元,社区项目每个6万元,市民政相应给予每个街道和社区项目各10万元和3万元的补贴。

根据要求,试点街道将挂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重点针对老年人、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服务。试点社区则挂牌“社会工作站”,重点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开展服务。

本月20日所有项目收集截止,武汉市民政局将组织专家集中审核,5月初各区启动购买社工服务流程。

引入专业队伍

救助优质高效

“以前接到流浪、乞讨人员,我们常常直接询问对方姓名,家住哪里,往往易受对方抵触。”在市救助管理站社工科干了4年的张珺说,“现在接到受助对象后,先由专业社工进行心理干预,帮他们恢复自信心。有一名西安来汉的流浪小孩,一年来了5次救助站,经过心理干预,在汉学习美发技术,如今在西安当上了美发师。”

张珺列举了一组数字,2011年该站全年救助量为4.6万人次,2012年为3.8万人次,2013年为3.1万人次。“救助站接纳的救助对象,有很多是同一人重复多次被救助。因为他(或她)的心结没有解开,就会在被送回后再次外出流浪。2010年起,政府购买了江汉大学楚馨社工机构的服务,局面为之一变。”

据了解,武汉民政部门向社会购买服务初步形成了项目申报、项目联审(民政、财政)、公开招标、实施督导、中评、终评验收、结算等7步运作的独特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肯定。

目前,武汉市向社会购买服务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民政、工商管理及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职,监督部门保障的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