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1个村五保低保户进行摸排、汇总236户困难群体实际情况形成报告、组成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与残疾人建立帮扶关系……作为全市首家乡镇(街道)社工站,高新区马山街道社工站自今年4月份启动以来,经过半年的实践和运营,已经成为增强基层服务能力的有效平台,不但提升了基层困难居民的幸福感,也为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带来了希望。
集社会救助、关爱留守儿童、城乡社区建设等各项民政业务及专业社工服务于一体,乡镇(街道)社工站这一新型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已在烟台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目前,高新区、福山区、开发区等乡镇街道已陆续成立并启动社工站,计划年内建设社工站80处,2022年实现全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
“1+1+N”模式打造特色镇街社工站
1个基础项目、1个品牌项目、N个创新项目,烟台开发区打造的“1+1+N”服务模式成为镇街社工站一大亮点。依托各镇街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主阵地,开发区把社工站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为每个社工站每年安排资金15万元,指导各镇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确定一个社工机构负责运营,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内部职责分工,推动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每个社工站配备2名专职持证社工、兼职工作人员若干名组成的一线专业社工服务团队,其中家庭婚姻咨询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并有一支稳定的志愿者服务团队。
启动镇街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增能计划,为社会工作站运营团队和项目服务社工开设能力提升课程,狠抓社工机构培育发展。目前,开发区现有持证社工87人,民办社工服务机构11家。依托“党建引领、盟心共建”公益创投大赛,统筹整合辖区内社工项目信息发布、立项、督导、评估服务及人才培养,因地制宜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形成开发区特色的镇街社会工作站。
开发区镇街社工站的建立为辖区内的困难家庭、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弱势群体提供了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通过健全镇街社会工作站的“一委一站一中心”的组织体系,“一核多元”激活“社区共治 ”,引导社会力量和公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逐步形成“党建带社建、社建带项目、项目带自治、自治带营造”的良好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全区专业社工机构的高质量发展。
培育孵化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
作为首批全市社工站试点,高新区在社工站建设中注重探索专业社工机构运营社工站,培育和孵化专业的志愿者组织开展服务项目。
激活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整个优化服务资源。高新区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策划开展首届微公益创投活动,孵化三支志愿服务队:高新区专业社工和高校教师组成20余人社工服务队,烟台职业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学员组成80名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从居民中选聘120余人组建海帆志愿者服务队,持续加强社工站服务力量。
开展“情暖马山·幸福相伴”关爱困难群体项目,针对不同困难群体的需要,社工站组建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促进志愿者与有需求的残疾人和五保户建立帮扶关系,组织心理志愿者定期探访困难群体,进行心理慰藉。对于有物质需求的困难群体,项目组会链接政府或者社会资源,对他们进行物质帮扶,协助他们购买轮椅、助听器、网络安装等。项目执行以来,已开展帮扶和慰藉活动50余人次,让困难群体感受到了政府的关爱。
党建引领社工站成“红色阵地”
“党建引领·创益福山”是福山区特色创投品牌,将社工站工作与公益创投相融合,广泛征集社会服务类公益项目。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公益项目为载体,盘活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公益项目服务与社工站兜底工作的互动补充。
福山区大力强化社会工作站党建引领作用,整体提升社工站工作水平。将党建工作理念与社工站发展规划相结合,引领社工机构健康发展,有力强化社会工作站“红色阵地”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的建设嵌入社会服务,帮助党员社工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技能,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精准性、规范性和持续性。
在社工站建设中,我市不断为社工站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今年组织实施“聚才凝力·共襄善举——社工专业人才提升工程”,提高社工从业水平。在职社区工作者考取社工证的,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每月享受不少于100元、200元、300元的职业津贴。开设社工职业资格考前公益辅导课程,面向社会免费进行考前培训,今年社工考试报名人数比上年增长52.8%,持证人数比上年增长104%,考取高级社工师2人,实现了零的突破。加快培育孵化本地社工机构,动员鼓励高校教师和社会工作人才创办社工机构,增强镇街社会工作发展后劲。(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王佩丽 摄影报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