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推动农村社会工作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2019-11-13 09:11   河北新闻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如何给这些特殊群体多一些关心和爱护?2018年底,省民政厅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从农村社区、服务对象出发,组织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关爱服务农村特殊群体的体制机制。

社工下乡 百姓受益

——河北省推动农村社会工作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上)

今年3月,石家庄市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行唐县上方乡上方村设立了儿童关护成长之家。图为近日该服务中心的社工带着成长之家的孩子们做游戏。通讯员张胜华摄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剩余人口结构失衡,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显著增多。如何给这些特殊群体多一些关心和爱护?2018年底,省民政厅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从农村社区、服务对象出发,组织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关爱服务农村特殊群体的体制机制。意见出台至今,河北省农村社会工作有何发展?社工的到来给农村带来哪些变化?近日,记者来到行唐、隆尧、宁晋等地的部分社工组织进行探访。

为留守、困境儿童建立成长驿站

这半年,行唐县上方乡上方村7岁男孩壮壮过得和以往有些不同。“每天一到点,就吵着要去找社工老师。”壮壮的奶奶王大妈指着上方村村委会说。

循着阵阵欢笑声,记者来到王大妈说的那间屋子,看到两名社工正带着十来个孩子做游戏。3张床、4张课桌、20多个小板凳,这个上方村村委会腾出来的一个小房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上方乡是行唐县困境、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镇。为了改善困境、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生存状态,作为石家庄市民政局购买服务项目,石家庄市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去年6月入驻到了上方乡。

“经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上方乡困境和留守儿童日常照护问题突出,今年3月,就在上方村村委会设立了儿童关护成长之家。”石家庄市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上方乡社工站负责人李圣娅说,目前站点有3名常驻社工,以站点为中心,向乡镇学校、附近村落辐射,主要围绕未成年人安全、学习、健康和人际交往开展教育、保护工作。

何为社工?“社工就是助人自助。”李圣娅认为,社工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弱势群体,强化或者恢复他们的能力,让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去年年底,上方乡上方村王大妈的儿子和儿媳遭遇车祸,儿子不幸去世,儿媳受重伤至今卧床,只剩王大妈和老伴抚养11岁的大孙女和一对7岁的龙凤胎。“孩子原本爱闹,家里出了事,都变得不爱说话了。”王大妈边说边哭。

“家庭困境和变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采用经济救助机制解决困境儿童生存问题,通过课外托管机制解决他们的空白监管问题。”了解到王大妈家的情况,李圣娅他们跑前跑后,为一家人申请了低保,让3个孩子都参加了儿童关护成长之家的托管班。

龙凤胎男孩壮壮从父亲去世后变得特别内向,写作业拖拉,考试常常做不完卷子。社工们除了辅导作业、开展主题活动,还对壮壮进行专业心理疏导。

“我们针对不同儿童,提供差异化的专业服务。”李圣娅说,社工还采取积分奖励制度,拿玩具、水杯等当成奖励礼品发放给孩子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在社工老师那儿待了几个月,壮壮期末考试从倒数升到了年级第八名。经常帮着做家务,有好吃的先让我吃。”王大妈感慨,以前对孩子常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吼叫。在社工的影响下,她和老伴也在慢慢改变教育方式。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7.5万余名、困境儿童11.4万余名。在省民政厅慈善和社会工作处负责人庞志国看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除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有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其他需求。通过社工组织专业帮扶,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分析问题,全方面改善农村困境和留守儿童整个家庭的处境。

“能够帮乡亲缓解困境,让孩子们身心健康,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李圣娅说,目前长期在儿童关护成长之家学习的困境留守儿童有近30名,社工站设立半年多来已服务1545人次,服务时数达6600多小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孩子们缺失的关爱。

打造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

“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给父母拍照”“定期带父母做体检”……一到宁晋县桥河东村,巷子里的墙绘“新二十四孝”便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这是益人书院社工和廊坊防灾技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一起画的,希望每个路过的村民看到后能有所启发。”河北省益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秘书长宫明说。

桥河东村是宁晋县出了名的穷村,以前村里风气也不好。大多数青壮年男子外出打工,全村近30%是60岁以上的老人,20%左右是儿童和青少年。

“在河北省5万多个城乡社区中,有农村社区49000多个,占社区总数的91.8%。我们试图探索社工介入,改善像桥河东村这样的农村的面貌。”庞志国说。

2018年3月,河北省益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来到桥河东村,就发掘筛选出了一位新乡贤——退伍老兵刘彦明,利用他在村中威望高、熟悉村情的特点,让其担任社工在村中的顾问,成为社工和村民沟通的桥梁,并在他的支持下,建起了“益人书院”。

“每逢农历初一,书院都会举办孝老敬亲饺子宴。”宫明介绍,书院建起来后,社工们挨家挨户走访,邀请村民参加免费饺子宴,拉近社工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关系。慢慢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村民就自发从家里拿面、鸡蛋等食材。

有了人气,社工以优秀乡土文化为入手点,面向村中老人、妇女举办《五福人生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有效缓解村里婆媳关系紧张、子女不孝等问题;组织儿童晨读国学经典、践行《弟子规》系列活动,让村里孩子知礼、懂礼;号召儿童整理村图书室,面向全村开放图书借阅,营造学养氛围。

“去年社工们联系来的大学生志愿者带我们练太极拳,我每天都跟着学,身子骨比之前硬朗多了。”曾担任过村小学校长的李济报老人说,志愿者们走了之后,他成了太极社的负责人,每天早晨4时就赶到广场带着村民锻炼。

李济报说,以前,村里老人们每天就是在街上坐着晒太阳、打麻将。社工来了之后,建了书院,带着村民练书法、唱京剧,大伙不光腿脚灵便了,精神生活丰富了,说闲话的也少了。

去年底,省民政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农村社区为平台,切实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社区志愿者的优势,创建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道德教育,滋养民心,提升素质,培育文明乡风。意见要求,到2020年每个乡镇建成一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发不少于2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有条件的农村应建立社会工作站(室);每个社区至少拥有一名社会工作者。

“省民政厅的指导意见给社会组织在农村发展社会工作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了农村书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结合上、在创造上下功夫,让新乡贤和社工师结合,教化和服务结合,修养自己和助益他人相结合。”省社会工作促进会秘书长刘猛介绍,目前除宁晋桥河东村、隆尧西庄头村外,辛集木邱村、南宫小邢张、涞源石道沟、井陉白王庄等共9个农村书院(社工服务中心)已经开展工作。

一个个社工、乡贤,正在让一个个村庄重新焕发活力。(记者尹翠莉)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