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社工摇篮,助人才留厦

2019-02-01 09:10   福建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一直以来,厦门市把深入开展社会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延伸基层服务触角的有力抓手,主动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专业社工人才留厦,培育优质土壤。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社会工作在厦门社会服务各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在服务困难群众、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res03_attpic_brief

在位于吕岭花园小区的霞辉照护中心,社工在为病床上的老人读报并与老人聊天。 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不久前,厦门市举行了首批厦门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颁奖仪式,来自民政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的21名专业人员,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行业领军人才。

一直以来,厦门市把深入开展社会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延伸基层服务触角的有力抓手,主动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专业社工人才留厦,培育优质土壤。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社会工作在厦门社会服务各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在服务困难群众、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才高地:持证社工占全省四成多

“作为首批领军人才,我深感荣幸,同时,也觉得自己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领到首批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的证书,湖里区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创办人林佩芬感慨地说。

2017年10月,厦门市委人才办、市民政局联合出台《厦门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评选奖励实施办法》,决定从2018年开始,每两年评选10名厦门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以此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新政45条”精神,完善社工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广大社工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近年来,厦门市加大力度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厦门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姚远强告诉记者,通过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督导人才选拔工程、人才激励工程“四大工程”,厦门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拿出真金白银,加速人才集聚。此次出台厦门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评选奖励政策,每人奖励5万元。此外,厦门还对社区在岗工作人员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00元、300元的职称补贴,已有近3500人享受了该职称补贴,在全省最早实施该政策。

政策“给力”有效推动了厦门专业社工人才高地的崛起。数据显示,根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外发布的2018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统计数据,厦门共有1355人通过考试成为持证社会工作者,至此,厦门全市持证社会工作者人数达到5888人,占全省的44%。

在厦门全市持证社会工作者中,助理社会工作师4322人、社会工作师1566人,位居全省第一,提前两年完成《厦门市“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常住人口401万测算,厦门全市每万人拥有持证社工达14.68人,位居全国前列,接近发达国家社工占总人口数2‰的比例。

领军带动:为高质量引才育才蓄能

不仅要让人才加速集聚,成就人才高地,更要实现高质量引才育才,打造专业社工人才强市。

姚远强介绍说,此次受表彰的21位社会工作者都来自民政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最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线,拥有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务能力。

思明区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副主任顾丽有着13年的社区工作经验,是首批考取初级社会助理工作师资格的社区工作者。她认为,社工理念转变了社区人员的工作思路,而专业社工与社区工作的融合能有效推动社会治理的多元创新,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

在顾丽的带动下,前埔南社区一批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快速成长起来,成为社区工作中的“多面手”。目前,社区28名工作人员中,有24名为持证社会工作者。

“领军人才评选体现了厦门对社工工作的重视,既能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应届毕业生或者有一定资质的社工人才投入到厦门的社会工作中来。”林佩芬说。

事实上,不只是以领军人才带动优质人才的培育,厦门还通过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激发专业人才队伍活力。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体制内外并行的‘两条腿走路’模式,协同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平台建设。”姚远强表示。

一方面在体制内大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在体制外大力培育发展民办社工机构。目前全市各类事业单位已开发设置了75个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同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突破100家,约占全省的33%。全市各级已建有27个孵化基地,总面积达6920平方米。

创新治理:三社联动助力幸福民生

“情暖空巢”“心灵氧吧”“绿色网吧”……在前埔南社区,独具特色的融合式社工项目,正成为社区治理中的一抹亮丽底色。

2011年起,前埔南社区就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结成共建单位,率先引入专业化社工,成立“温馨夕阳社工服务站”。2013年,创建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服务新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如今,社区逐步引入更多专业社工机构,发现、吸纳了越来越多人员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社工引领义工”的志愿服务模式。

近年来,厦门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有效联动。搭建同驻共建平台,及时收集居民需求、反映居民意见、整合社会资源,为实现“三社联动”提供资源支持。同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成市、区、街、社区四级联通共享的社区网络服务管理平台,开通厦门社会工作网,实现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之间的信息“同吸纳、共分享”,提升了“三社联动”效能。

这个过程中,厦门积极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及其监督评估机制,采用购买专项服务项目、建设社区融合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形式,由民办社工机构招聘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平台,联合社区社会工作者积极整合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需求调查、设计服务方案、实施专业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累计已达1.80亿元,投入资金全省最多,实施项目600余个,在服务社区矫正对象、空巢老人、散居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提升居民自助能力、培育居民参与意识、化解社区居民矛盾、增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实现“三社联动”,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惠及居民、落到实处,为厦门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记者 廖丽萍)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