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社区拥有近千名注册义工、新秀社区广场舞大妈共同签订“文化公约”、笋岗社区培训“笋岗十景”社区导览员、和平社区打造“背街小巷”微信群……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社区治理从“独唱”到“大合唱”,形成了罗湖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社区治理是政府在社区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圳罗湖区民政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文秀介绍,“社区治理普遍面临共建机制不合理、共治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共享的发展欠均衡等共性问题。”曾经的罗湖社区治理主要靠工作站一家“独唱”,导致居委会边缘化、空心化,不仅工作量大,完成效率也相对较低。
近年来,罗湖依托居民议事会构建多元“共议”机制,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形成“罗湖十条”作为社区共议“诉讼法”,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这种“大合唱”的方式,把握居民切肤的需求连接点,调动居民自发有序地参与,汇集强大的力量,切实解决了一批社区治理的痛点和难点。具体而言,通过纵向改革三级治理体制释放自治空间,横向建设两大参与机制构筑社会协同体系,在此基础上组织居民有序参与,从而激发了公众参与热情。
图为深圳罗湖区民政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文秀介绍罗湖社区治理经验与成果。
自2011年起,罗湖先后推进以工代赈公益项目在街道试点的居民自治。2014年推进社区体制改革,通过依法取消转移社区的工作任务台账200余项,精简四大类15小项社区审批事项,为社区减负明责。明确各社区主体的权责边界,形成以“两委一站一中心”为常态,以社区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为补充的社区多元治理主体。
2015年,罗湖通过推进街道大部制改革,把街道28项职能22个科室和机构整合为五部两室一中心,强化了街道的三公职能。从2015年开始,罗湖在居民议事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广社区居民议事会。经过赋制、赋能、赋权三流程,罗湖社区居民议事会架构基本成熟。
位于老东门街道的老旧城区的立新社区,拥有44名社区议事员,平均年龄46岁。为了利于小区的发展,在居委会指导下成立了小区物业管理监督小组、环境卫生升级小组、文化活动小组等三个自治小组。为让社区焕然“立新”,推动城市微更新,立新社区搭建了规划师进社区的平台,通过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与立新社区居民议事会合作,针对立新社区的居民需求,公开征集提升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的设计解决方案。如此,不仅让居民有了发声渠道,让规划师可以参与社会化、民生类的小型项目,也让政府得到了高水准的解决方案。最后,一份多方满意的微更新方案制定出来并得以实施。
“社区居民议事会是社区层面的‘人大代表会议’,也是居民自治的平台,以‘罗湖十条 ’为社区共议的‘诉讼法’,决议社区重大事务。”杨文秀指出,居民议事会不仅为居民提供共同议事的平台和机会,也为解决社区矛盾纠纷提供了协商解决的渠道。
在新秀社区,城中村握手楼居民各家空调滴水,社区常年如“水帘洞”让人不堪其扰。问题如何解决?针对社区两委初审通过的《城中村空调滴管套管整改项目》,在居民议事会审议时有议事员表示反对,指出这是业主个人的不文明行为造成的,不应该让政府的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公共资金来买单,最终居民议事会否决了这个的项目。当初提出该方案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事后说道,虽然居民议事会否决了我们的项目,但也体现了我们社区居民议事员既有议事的能力。最后是由社区党委和股份公司共同督促辖区这一部分业主来自己掏钱进行了整改。
杨文秀介绍,借助民生微实事打造社区的联动机制、通过聚焦内生的需求调动居民参与聚焦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吸附物业参与聚焦社区公益文化服务的供给、规范社会组织参与聚焦群众满意度、深化社区两委参与,一系列举措编织出来罗湖社区共同行动的纽带,保障了社区共建必需的居民介入深度和主体参与的广度。同时,罗湖通过活化社区居委会,做强自治管理平台,通过培育社区居民,引导组织化有序参与,最终达成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几年来,罗湖区、街、社区三级每年组织各类议事成员培训不下20场,受训人员多达千人,同时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形成“罗湖十条”议事规则,培育了议事会主持人83名。数据表明,2015年至今,10个街道112个社区居民议事会共召开议事会2241场,审议各类社区事务4834项,涉及资金达3.2亿元。
如今,罗湖在“共建共治共享”上的探索实践得到广泛认可。2014年罗湖获“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称号,“多元融合机制”项目获“2014年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奖”;2015年“活化赋权居委会、社区治理法治化建设”项目获“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奖”; 2016年南湖街道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街道样本”案例获评“广东省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2017年“创新培育方式,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项目荣获广东省直单位“党建杯”创新大赛服务创优类二等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