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一批省内知名的社会组织组团进入南京财经大学,举办社会组织宣讲会和春季首场招聘会。社会组织一边宣讲,一边招聘,这一新鲜模式吸引了近百名社工专业大学生,他们进会场聆听宣讲,对接岗位,寻找机遇。
专业社工服务供不应求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促进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健康发展。”这已是社会工作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短短的一句话,对这个新兴行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顶层设计,给了我们专业自信。”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许芸表示,3月恰逢国际社工日的主题宣传月。高校主动邀请基金会、枢纽型社会组织、提供具体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进校园,宣讲社工人的使命与担当,并现场招聘,这也是首开先河。“今天既是一场招聘会,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许芸说。
南京市公益创投协会项目主管董心愉在现场介绍说,今年南京市预算投入1亿元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空间还很大,目前的社工储备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省民政厅副厅长戚锡生介绍,全省有8万多个正式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省持证社工已达42656人,居全国第二,万人拥有持证社工约5.3人。
“眼中有活儿”的毕业生受欢迎
招专业社工,喜欢什么样的人?
“眼中有活儿的,脑冷、心热、腰挺、腿快。”南京四月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主管任熙熙说,所谓专业,不仅上台能演讲,会做项目,能策划;还能和各类人群打成一片……救助、教育、司法、卫生等行业,专业社工都要搞得定。
“以前最大的困扰,就是要跟人解释,我是干什么的,现在社工已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南京市益民社会服务中心总干事助理常黛屏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高考时,没有进入填报的志愿,被调剂到社工专业,却爱上这个专业。
当初,益民服务中心由高校专家和几名学生共同创办。5年后,已成功承接70多个项目,来自区、街道、社区、企业等多元渠道的购买资金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益民服务中心招募了30位专业社工,平均年龄26岁,年收入6万元以上。这样的组织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全省共有此类民办社工机构658家。
戚锡生认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离不开专业社工人才。各地主管部门已逐步认可专业社工的作用。常州开出优厚条件,提出“引进国内外知名社工督导,2年内购房的给予5万-20万元购房补贴”政策;苏州还培养了首批14名本土社工讲师,优化了社工高层次人才结构。
校社对接,解决供需不畅
“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优先录用。”南京和定润家庭教育中心开出了招聘条件,他们的“正面管教”课程很受欢迎,问题孩子、问题家长催生了社会工作新空间。
目前全省有19所高校开设社工本科,其中10所开设了社工硕士;2所高校有社工专科。虽然高校坚信社工专业有前景,但事实上,真正从事社工的毕业生只有15%。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社工需具备哪些素质,供需双方还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此次专场校园招聘会,就是对接需求。比如医院需要能缓解医患关系的医疗社工,儿童福利院需要专业社工疏导孤儿心理……很多领域都是社工范畴,这些岗位正是社会需要的,也能拓展社工就业渠道和上升通道。
“我们愿意开超过公务员收入30%的待遇招募医疗社工。”南京爱乐思健康管理公司负责人黄玲玲介绍,他们为医院、社区和家庭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在南京有40多个点,除了医生和护士外,急需懂康复会沟通的社工参与。“比如残疾人康复,从医院返回家庭,还需长期跟踪服务和家庭支持体系的建立,这是社工专长。”
有为才能有位。许芸认为,供需困境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滞后于专业化发展,社工的职业化水平远低于医生、律师等行业。因此,社会服务领域也需要供给侧改革。当前急需通过顶层设计、全盘规划和制度保障,明确在哪些社会服务领域需要设置社工岗位,制定岗位薪酬待遇标准等,还要加强“校—企—社”的沟通与合作,解决供需不畅的矛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