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区街道社工录取比最高54:1不乏90后

2017-11-21 09:32   中国青年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日前,青年报记者在杨浦区2017年下半年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笔试现场,看到了络绎不绝的考生,其中有不少是90后。

“去年的时候,我们的报名和招录比是2:1。没想到才隔了一年,报考人数大增,太意外了。”杨浦区社建办相关负责人透露说。日前,青年报记者在杨浦区2017年下半年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笔试现场,看到了络绎不绝的考生,其中有不少是90后。

85后大学生夫妻结伴考社工

在考场外,记者邂逅了1988年出生的黄勇霖,他此次报考的是延吉社区中心社工岗位。黄勇霖告诉记者,他学的是法律专业,是上海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此前从事的是IT网络运营的工作。他表示,一旦录取后,希望在社区里做司法宣传。“现在社区居民法制意识比较欠缺,一旦碰到邻里纠纷,第一反应是打110。社工很多时候起到老娘舅作用,为居民提供帮助,将矛盾纠纷掐灭在萌芽中,邻里矛盾真的激化了,司法成本很高。能协商是最好的。”

过了一会儿后,小黄的太太戴诗雯也下楼了。小戴腼腆地说,自己此次也是来报考社工岗位的。她和老公都有轻微的肢体残疾,残疾越早发现越好,希望能成为医疗社工,干预社区里的残疾率。

90后为何爱上社区工作?

1992年的黄先生在自来水公司工作,他透露说,“我在自来水公司做的是社区网格工作,经常要和居民打交道,到社区后工作性质和原来差不多,希望这次能被录取。”

80后理工男胡先生原本从事的是设备维护工作,但工作多年后他希望换一种活法。“我有同学在做社工工作,听他介绍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以前觉得是社区工作是阿姨们干的,文化层次低,但现在则大不同了。”

1993年出生的谢小姐是此次接受采访的人中年龄最小的。稚气未脱的她透露说,现在自己在街道做的就是社工的工作,但却没有社工编制。一年多的社区工作让她为人处世更稳重了。

有趣的是,在采访中,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想找一份离家近点、稳定点的工作,认为社工待遇相较前几年有了大幅提升,非常看好这份工作。

报名录取比最高竟达54:1

“这次社工报考的热门程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说明大家对社工这份工作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了。”据杨浦区社建办主任林通介绍,该区2017年下半年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从11月6日起开始公开报名,报名截止后总报名人数为1676人,报名审核通过人数为1370人,中心社工报名和招录比例近14:1。其中最热门的几个岗位招录比悬殊,譬如五角场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工作者招录计划2人,审核通过108人,报名和招录比54:1;长白新村街道其他中心社区工作者招录计划10人,审核通过179人,报名人数和招录比将近18:1;四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招录计划10人,报名审核通过123人,报名和招录比超过12:1。此次考试甚至还吸引了12名研究生和2名博士。报名人员平均年龄33.7岁,最大的55岁,最小的才21岁。

林主任还透露说,他们希望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才报考,能和老百姓打交道,使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为社区自治作贡献。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