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工作 社工称为“社会治疗师”

2017-04-26 09:06   青海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社会工作是一种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

社会工作是一种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这一职业的从业者,谓之社会工作者,简称为社工,被誉为“社会治疗师”。

在很长时间的一段时间里,不少人认为,社工就是从事慈善公益的人,工作的内容几乎与义工或志愿者无异。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片面的并不准确,根据青海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的宣传材料介绍,社工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其内涵与外延较之于义工或志愿者,更加丰富而广阔,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工作人员。

同样是对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救助,义工或志愿者一般只是给与其无偿的捐赠或劳动,解决当下的实际困难,可谓是“授人以鱼”。而社工则是使其在克服眼前困难的同时,增强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特征恰如“授人以渔”。因此,对社会工作的从业者来说,意味着其要具有更高的专业度和职业度。

青海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基础薄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社工中国网2015年10月刊载的调研资料显示:据民政部调查,青海省共有社会工作机构5311个,从业人员42555人;社区建设机构4905个,从业人员16561人;民间组织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798个,从业人员6384人;此后,又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进行调查统计:社会工作人才有26550人,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人员402人,预计在2020年社会工作人员达到7500人,形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主导的局面。当前,青海省的社会工作很不成熟,概念不清,没有具备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价值观和专业方法。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的缺乏。社工专业人才虽然缺口巨大,但收入低、社会认同感差导致专业社工流失率高。结合全国当前社工生存的现状来看,青海社工人才面临的问题除了待遇低、角色定位不准、就业前景不明朗等共性问题外,还有工作环境恶劣、多民族之间沟通不到位等个性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这对全国的社会工作者而言,可谓字字珠玑,是渴盼已久的最高层面的发展推力。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可解决社会工作知名度、群众认知度的问题,也能解决社会工作者待遇、职业认同等留存问题。而要使社会工作在全社会广泛铺开、全面起效,还需引导群众提高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和对社会工作者的理解,强化彼此间的互动和配合。如此,社会工作才能发展得更加顺利,在社会工作者的推动下,产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更多正能量。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