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与花园城社区居民开展多元互动
2016年,是石狮社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城乡低保再次提标、医疗临时救助方案重新修订、社会救助“救急难”实施方案出台、为25位救助对象寻家……可以说,这些惠民政策的出台和惠民举措的实施,石狮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这一年,社会组织财务管理专项整治、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委托第三方开展社会组织登记评估、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成立……可以说,这些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工作的持续开展,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也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这一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启动、首张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颁发、首次委托社工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评估……可以说,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现实,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动作为,规范养老机构管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完善养老服务网络,让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这一年,石狮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花园城社区和仁里社区相继开启 “三社联动”模式、新的婚姻登记处正式启用……可以说,这一年,市委社会工作部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着手,创新思维,重点突破,努力把社会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送到狮城每一个角落。
新的一年,石狮市委社会工作部将紧紧围绕“创新转型 实业强市”战略部署,继续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以爱民之情、利民之意、惠民之举,让民生的阳光更加温暖灿烂。
石狮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事件回放】2016年“八一”前夕,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石狮市再次喜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据了解,石狮自2000年首次跨入“全国双拥模范城”行列以来,始终保持荣誉,先后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三连冠”、“四连冠”,本次再次入选,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背景意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素来是石狮的光荣传统。长期以来,石狮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每年把支持部队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更涌现了父子两代甚至母女祖孙三代接力拥军的感人故事。“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一“国”字号荣誉的再次获得,不仅是对石狮双拥工作的高度肯定,对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军民深度融合、提升全市双拥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石狮低保标准居全省县级市首位
【事件回放】从2016年1月1日起,石狮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执行新标准,由原来的户月人均收入580元提升到630元,继续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在低保提标的同时,石狮启动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对2016年低保申请对象进行经济状况核对,实行全面入户调查,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背景意义】城乡低保是党和政府关心民生、改善民生的一项兜底工程。自1998年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石狮已多次提升低保标准,让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启动,把低保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切实做到有进有出,应保尽保,让真正的困难群众享受国家低保政策,实现“精准低保”目标。
修订救助政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事件回放】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有效补充。2016年,我市及时对医疗救助实施方案、临时救助实施意见进行了修订,制定出台了社会救助“救急难”实施方案,救助比例和累计救助封顶线均有提升。“救急难”方面,本市户籍或持有本市居住证,生活遇到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的居民家庭均可获得救助,对于救助申请,实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整体功能,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效应。
【背景意义】从我市近年来的社会救助工作实践看,经过不懈努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救助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仍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急难”等实施方案的修订出台,适应了我市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要求,真正做到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委托第三方开展社会组织评估
【事件回放】2016年6月至11月,石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按照评估得分高低分为5个评估等级。根据实地调查测评的结果,经专家论证、会审核分、评估委员会审议核定等程序,最终确定5A级社会组织1家、4A级社会组织6家、3A级社会组织6家。
【背景意义】截至2016年底,全市经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达736个,其中社会团体442个、社会服务组织(民办非企业)294个、基金会1个。社会组织已成为石狮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律性和诚信度,另一方面评估结果还可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依据和条件,推动政府相关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从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在全省率先成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
【事件回放】2016年9月,石狮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成立,隶属市委,接受市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的领导指导,统一管理直接登记的全市性的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党组织。2016年11月23日下午,石狮市社会组织党委第一次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委成员。据悉,石狮也因此成为全省首个成立社会组织党委的县级市。
【背景意义】社会组织规范发展,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成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不仅进一步理顺了我市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体系,而且为直接登记的全市性的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党组织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依靠。不得不说,成立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在我市社会组织党建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居家养老服务首次由专业养老机构承接
【事件回放】2016年初,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正式启动,首次由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依托该项目,全市1096位符合条件的低保老人享受了每月20元的基础信息服务,其中符合条件的239位特困失能老人,还享受到了每月价值300元的上门实体服务,服务内容包括饮食起居、卫生清理、代办服务、康复护理等。一年来,项目已为低保失能老人提供实体援助服务达26375.5小时,其中紧急救援27次,包括协助就医、台风紧急救援等。
【背景意义】随着石狮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迎来了更为广阔的作为空间。2016年,市委、市政府推陈出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首次由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承接,此举不仅极大改善了困难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也尽可能地将老人的生命安全风险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我市首张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颁发
【事件回放】2016年8月,石狮市首张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正式颁发,石狮市慈爱老人福利院成为我市第一家拿到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养老机构。根据民政部、省和泉州市有关要求,凡在石狮市境内设立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均需经过民政部门的行政许可,其中既包括政府设立的养老机构(如社会福利院、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光荣院、荣军院等),也包括社会力量设立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如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老人护理院等)。
【背景意义】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养老机构的设立和管理是关键的一环。首张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颁发,对于引导社会力量依法规范运营养老机构,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两社区开启“三社联动”治理模式
【事件回放】2016年,石狮湖滨街道花园城社区、凤里街道仁里社区先后采取政府购买的形式,引入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发挥社工的专业作用,利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社联动”的方法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花园城社区、仁里社区“三社联动”模式获得了广大居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背景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今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原有职责范围,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需求。如农村城镇化,农民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改变,可社区(村)委会的服务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此外,农村或社区都会有孤独老人、低保户以及失足少年等弱势群体,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进行服务疏导。“三社联动”恰恰弥补了上述不足。“三社联动”不是三项业务的简单拼盘,而是三个主体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分别依托资源、项目、平台、信息化等方式进行联动,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市婚姻登记处搬“新家”服务更完善
【事件回放】从2016年5月16日起,石狮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迁到石狮市便民服务中心二楼社会服务大厅内办公。新的婚姻登记处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婚姻观念;同时更加注重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设置单独的离婚登记室及婚姻家庭辅导室,并设立颁证台,为有需要的群众开展颁证服务。此外,从2016年5月1日起,市婚姻登记处承接泉州下放的涉外婚姻登记业务,办理一方户籍地为石狮市的与港、澳、台同胞、华侨及外国人的婚姻登记事项。
【背景意义】 婚姻登记作为“窗口”单位,服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乔迁新址的市婚姻登记处在硬件上根据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有关要求进行完善,满足了群众对婚姻登记服务的新需求;在服务上,从细微处着手,尽一切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首次接受第三方考评
【事件回放】2016年,我市首次委托第三方社工机构对全市已建、新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考评,考评工作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场地设置、设施配备、队伍管理、制度建设、服务成效等方面进行,同时设置加减分项目。最终,共评出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个;B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个;C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4个;D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个;E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并相应地给予规范化运行补助资金。
【背景意义】从2009年至今,我市已陆续建成97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了就餐、短期托养、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公益性服务,切实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面对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各方面运行仍有待提升。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考评,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全方位“体检”,不仅有利于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日常运作,也促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升服务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