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流动像走马灯 江苏专业社工缺口超4万

2016-01-21 09:58   新华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年12月,江苏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围绕社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加大民政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的开发力度,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标准。未来5年内江苏至少需要4万名专业社工。

原标题:自助助人,社工补缺还靠专业化

酝酿已久的江苏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上月底正式出台,其中透露,未来5年内江苏至少需要4万名专业社工。

巨大的缺口本应对就业市场产生拉动作用。然而,我省高校社工专业毕业生却普遍面临着“刚毕业就转行”的窘境,就业匹配率不足三成。需求与供给之间巨大的落差令人深思。

社工?义工?很多人分不清楚

小章是江南大学社工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元旦前夕,他回到家乡苏北某县城的一社区应聘,社区负责人反复翻看着他带去的各种资格证书,一脸疑惑地问:“社工专业是什么专业?没听说过。”

小章的遭遇并非个例。江南大学社工专业汪冬冬老师介绍,社工是一种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上世纪90年代末才从西方传入我国。由于引进时间短,在不少社会管理滞后的地区,人们对社工的专业认同还很模糊。“多数人会把社工当作居委会大妈,还有人把社工和义工、志愿者画上等号。”

社会的认知误区动摇了社工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认同度,更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产生直接影响。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开设社会工作的本科院校近300所,高职院校50多所,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近3万人,但学生毕业后真正走上社工岗位的还不到三成,全国社工专业人才缺口超过100万人。

记者在江南大学了解到,该校是无锡唯一一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每年只招收100名社工新生。2014年,该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5%,但专业匹配度仅为28%。在高校云集的南京,有10所高校开设社工本科专业,7所高校开设硕士专业,但毕业生最终从事本专业的不到20%。

人员流动像走马灯,社会组织留人难

社工毕业生进入专业岗位不易,要留下来就更难了。

2013年成立的苏州仁和社工服务中心在当地小有名气,可缺人一直是中心负责人陈建兰的心病。陈建兰告诉记者,仁和主要靠政府购买服务生存,刨去水电、房租、日常运营费用,能提供给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非常有限。因为缺钱,项目运作捉襟见肘,陆续来中心应聘的十多名大学生大都干不了几个月就离职。

社工组织人才匮乏的状况在各地普遍存在。《苏州市民办社工机构发展现况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苏州社工人均月工资仅为3100元,40余家社工机构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去年3月在南京举行的首届长三角社会组织专场招募会上,南京一家社工事务所开出工作5年后月薪万元的条件揽才,负责人大声疾呼:“如果不能给予社工完备的保障和体面的工作,怎能留住人才?”

“经济上没待遇、工作上没地位、社会上没声望,使得内地社会组织的人员流动就像走马灯。”香港注册社工梁嫣红介绍,在香港,社会工作者是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可与律师、医生和教师比肩;在美国,社工排在“最受尊重职业”之首,享受高薪。而说起内地,梁嫣红不免遗憾:“我了解到,即使在内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名专业社工的年工资也只有4万-5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是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的。”

社工人才匮乏已经对我省正在实施的社会治理专业化进程产生阻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省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超过7万个,全省民政部门每年投入近亿元购买社会服务,然而不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却因为缺乏专业社工的把控而出现偏差,不仅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打了折扣,目标人群也未能得到有效的扶助。

助人先自助,5年内新增社工5万名

社工遭遇的现实困境,既有历史传统、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其自身发展不足的问题。

“与义工、志愿者或者社区工作者相比,社工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然而这种专业性目前在学科建设中还未得到充分体现。”江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方俊认为,近年来,社工专业在全国各高校几乎遍地开花,但培养水平却是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评价。他认为,社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该让学生在岗位中寻求自我实现。去年,江南大学社工专业从国外引进“双师制”,学生从大二开始便有自己的专业导师,一位导师带7~8个学生,从最简单的入户调查做起到参与社会事务管理,通过实岗锻炼提升专业素养。

“助人自助”是社工精神的最佳阐释,也是推动社工职业发展的一剂良方。无锡市从2013年起建立了社工人员薪酬自然增长机制,规定专职社工薪酬不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对于取得各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社工,每月给予补贴。苏州通过公益创投、微创投、公益采购等模式购买社工服务,全市持证社工人数多年位居全省第一,社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

记者了解到,社工的专业化、职业化已成为从全国到地方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议程。去年12月,江苏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围绕社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加大民政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的开发力度,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酬标准。到2020年,全省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数量不少于5万个,持证社工将达到6万人,每万人拥有持证社工专业人才将达到7名以上。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