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深圳龙岗:社会建设“社会建”
龙岗区社工委通过创新推出“社会建设推广周”系列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图为市民现场体验社区治理并提出意见建议。
近日,龙岗区政府多功能厅聚集了一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社工达人,他们围绕“如何提升社工专业水平”展开了一场沙龙研讨。
这是龙岗区社会建设推广周活动系列的一个部分。今年,龙岗区社工委创新推出社会建设推广周系列活动,即每个季度选择一周时间,举办一场专题性沙龙、组织一次社会建设民生体验活动、推出一期《社会建设季观察》刊物,通过“三个一”形式挖掘社会建设亮点、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时找出社会建设短板,寻求“补短方案”。一年来,龙岗区借助民间智慧和社会力量,分别就“志愿服务社会化”“企业社会责任”“基层治理”“龙岗区‘十三五’社会建设规划”“社工专业化”等领域进行了深度研讨和实践提升。
与此同时,该区积极探索“社会+”模式,通过创新“社区民生大盆菜”“民情志愿服务”“网友建言十三五”等内容,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促进辖区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初步形成“社会建设社会建”喜人格局。
推广周:“三个一”营造社会建设新环境
12月3日,深圳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谢志岿从深圳市区赶到龙岗,目的是参加当天下午由龙岗区社工委主办一场沙龙活动。一起参加沙龙的,还有深圳市社工协会秘书长张卓华等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官员。
上述沙龙活动,是龙岗区社会建设推广周沙龙活动系列的一个部分。今年以来,龙岗区社工委分别举办了“志愿服务专业化”、“企业社会责任”及“社工专业化”三期沙龙活动,以及参与举办了一期“基层治理”论坛。每一期活动都会邀请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参加,通过多方智慧碰撞,为龙岗区社会建设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沙龙聚焦“社工专业化”。谢志岿表示,社工组织是社会价值的维护者,是社会活力的营造者,是社会资本的创造者,是社会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爱和温暖的守望者、传递者。他认为,要推动社工服务专业化、市场化,首先要明确社工和社工组织的定位。深圳市社工委社会建设指导处副处长练佳其表示,深圳社工行业要实现专业化,必须在社工人才、服务品质等领域下工夫,要完善社工的职业体系和薪酬体系,要提高社工的地位,增强社工的职业荣誉感。张卓华认为,社工机构属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不能总盯着政府的项目,而应结合市场需求打造自己的品牌,社会组织在接受政府“输血”的同时还应主动自我“造血”。“可考虑尝试与公益基金会或善于参与公益事业的一些企业合作,主动到市场去‘游泳’。”
沙龙活动只是龙岗区社会建设“三个一”中的一项。另外两项分别为民生体验活动和社会建设“季观察”。民生体验活动是指通过邀请市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体验社会建设项目,对龙岗区社会建设工作进行建言献策;社会建设“季观察”是指通过对该区每个季度的社会建设实践进行分类观察,并形成一份季观察刊物。
关于民生体验活动。龙岗区社工委第一季度邀请50名市民、“两代表一委员”前往南湾街道丹竹头和南岭社区体验社区治理。丹竹头过去是个信访重点社区,一度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后来,南湾街道办对丹竹头社区班子进行了调整,并通过聘请律师和会计师全面清理股份公司资产和债权。机制理顺后,丹竹头摇身一变,从后进社区变成了先进社区。“原特区外的社区涉及方方面面,治理难度非常大,当好社区领头人真心不容易。”参观完丹竹头社区,龙岗区党代表高玲对丹竹头的治理转型予以点赞。而在南岭村社区,丰富的社区公益服务则让高玲感叹,称“这社区公益服务太全了,是个养老的好地方!”笔者从龙岗区社工委获悉,每次社会建设民生体验日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如第一季活动主题为“社区治理”,第二季活动为“智慧社区建设”,第三季度活动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关于社会建设季观察。龙岗区社工委注重实践总结和梳理,每个季度都会对辖区社会建设情况进行“最关注”“最给力”“最创新”“最温暖”式的分类梳理,且每个季度都会有一个比较鲜明的主题。比如,第三季度“最关注”聚焦产业园区党建,“最给力”关注企业社会工作,“最创新”着眼于劳资纠纷化解,“最温暖”注重企业社会关爱。除了盘点社会建设工作亮点特点,该区还通过“点评台”“媒体眼”等栏目形式,发现社会建设工作的不足和短板,听取社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每一季观察内容,都会以《龙岗社会建设季观察》内刊的形式呈现。
总体来看,龙岗区社工委通过以“三个一”为内容的社会建设推广周模式,晒亮点短板,吸民智民意,聚社会力量,对于营造“社会建设社会建”新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社会建设上台阶迈开了坚实步伐。
社会+:调动各方力量激活社会自治功能
除了社会建设推广周,龙岗区还借鉴当下风行的“互联网+”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社会+”,在“社会建设社会建”领域进行深度实践。今年探索的“社区民生大盆菜”,算是龙岗区“社会+”体系中的最大亮点。龙岗是客家人聚居地,逢年过节居民都有吃“大盆菜”的习俗,盆菜里有山珍海味,也有萝卜青菜,食客各取所需。
作为今年龙岗区委、区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建立居民“点菜”、政府“买单”标准化流程机制,变“政府配餐”为“百姓点菜”,着力对辖区111个社区的群众亟需解决、普遍关注的小事急事难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办理,受到群众普遍认可。今年以来,该区各街道已完成四批“点菜”“定菜”活动,共申报项目3211个,总金额超4亿元,已经完工的项目有1401个,正在实施的项目有1321个。社区民生大盆菜’项目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社区居委会‘边缘化’‘空心化’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龙岗区委书记冯现学表示,“社区民生大盆菜”的探索,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激活基层自治功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借助民间智慧谋划龙岗区“十三五”社会建设规划,也是该区“社会+”的一项实践内容。“公众参与在民生领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决策一些民生事项时,是否能更多地引入民意的参与?”“对于城中村的管理,是不是可以灵活地引进物管公司?政府部门对于城中村要加强忧患意识,要加强统筹治理,让阳光照射到城中村……”今年7月,龙岗区社工委邀请专家学者、市民代表和热心网友,为龙岗区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献计献策。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专家网友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并纳入龙岗区“十三五”规划社会建设内容编制的参考资料。十三五’规划本应‘开门规划’,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设老百姓心目中的幸福社会,从而体现社会建设的惠民性。”
近日启动的“民情志愿服务”升级版项目,是龙岗区探索“社会+”的另一体现。该区从2013年起实施民情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深入社区、走进群众,广泛收集社会民生、社会管理、社会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民情民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民生提供参考和借鉴。近期,龙岗区社工委积极创新,转移政府职能,引入新鲜血液,委托社会组织龙岗区众智公共服务中心负责民情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营。12月6日,升级版的“民情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龙岗区社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发展是动态的,民生需求也是多元的、变化的,必须及时发现、预判关注民情民意和变化趋势,才能紧跟发展步伐,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在探索“社会+”方面,龙岗区社工委还举办了首届社会建设微视频大赛,以“参与、协同、共享”为主题,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创意,展现龙岗社会建设活力,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呈现温暖、良善、积极的方面;借助政协委员智慧开展“基层治理”座谈会,推动相关部门就基层治理问题出台一揽子解决方案;发动300余名网友征集社会建设“温馨语句”,亮出各自关于社会建设的创意、想法和智慧。
文/图:张东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