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救援:在灾害废墟中成长的“政社合作”

2015-05-21 10:45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每一次灾害都是一种演练,也是一次成长。“由社会组织、志愿者形成的社会力量正逐渐成为政府救灾力量的有力补充。”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童星如是告诉记者。

原题:在灾害废墟中成长的“政社合作”

尼泊尔地震波及西藏两小时后,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启动。4月26日,国家四级救灾应急提升至三级……

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政府全力以赴,社会力量层层动员,在“世界屋脊”上进行着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救援……

截至5月2日,共投入各种救援力量53578人次,转移安置63989人,其中重灾区樟木镇4606人全部转移安置……

每一次灾害都是一种演练,也是一次成长。“由社会组织、志愿者形成的社会力量正逐渐成为政府救灾力量的有力补充。”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童星如是告诉记者。

减灾救灾 社会力量“一跃而起”

从2008年汶川地震300万志愿者怀揣爱心进入灾区开始,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身影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7年的时间,从汶川,到玉树、芦山,再到鲁甸,社会力量迅速成长,各个组织逐渐从懵懂走向自觉。2008年甚至被一些专家称为我国的“公民社会元年”,志愿者精神爆发、社会捐赠爆发,加上政府职能的转移,“政社合作”让社会力量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政府在灾害救援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转变。

震后第一时间,建立协调中心为政府救援做辅助工作;不同于政府发放的帐篷和棉被,一些民间组织带着大米、蔬菜、面条和炊事工具抵达灾区;社会力量不再一拥而上,而是严阵以待,相互之间互通有无……和7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此次尼泊尔地震,社会力量以更专业的救灾手段,更合作化的救灾意识挺进灾区。

“灾害发生后,以社会组织为首的社会力量积极募集善款和救灾物资,而且根据政府的安排及灾区的需求将物资及时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从而协助完成救灾物资的合理分配与快速流转。”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庞陈敏这样说。

灾害中的社会力量参与,开启了政府和社会力量协调合作的新局面。同样,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多元化的社会力量提供的信息对官方主流信息形成了有益补充。“互联网联合救援,是多元化、灵活救灾的一个积极体现,为抗震救灾提供了信息保证,”童星说,依托互联网的信息平台,一场线下与线上的救灾模式正在形成。

从尼泊尔发生地震那天起,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顾林生教授和他的工作团队已连续工作了十几个日日夜夜。他们负责的第一期救灾简报在地震发生第二天就正式出炉。这份被评价为“全景式的尼泊尔地震情况救灾简报”被多家公益组织转发引用,更为身处前线的包括国家救援队在内的多家救灾组织提供了信息支持。

童星认为,相对于政府的救助,社会力量的参与更注重灾区群众的特殊需求和个性化服务。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后,灾区仍然需要大量的物资,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实现。

在“不愉快”中走向专业运作

汶川地震有300万名志愿者进入灾区,时隔5年后的芦山地震,志愿者通过新媒体更为迅速地组织物资前往灾区,却面临了“导致交通拥堵、给灾区添乱”等指责。

在为灾区筹集资金过程中,部分组织出现“比捐、逼捐”现象,对于更为重要的灾后重建却鲜少关注;捐款渠道的单一,导致物不能尽其用;志愿者们涌入灾区,却没有做足准备,未清晰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导致人不能尽其才;部分企业重宣传、轻公益;社会公益理念尚不成熟,偶有不理性的声音与行为……在慈善组织和政府不断磨合过程中,社会力量也清醒认识到“乱”和“无序”的问题在灾区真实发生。

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彝良地震等自然灾害……在这些“不愉快”的经历里,社会力量得到一次次历练,累积经验。

目前,我国处于救灾一线的社会力量,大多是在汶川地震之后建立起来的。“经历了汶川地震的洗礼,我们非常重视应急救灾的专业性。”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基金会救灾协调会理事长刘文奎表示。

曾参与云南彝良地震救援的志愿者侯昭敏向记者介绍,在“黄金搜救”阶段,需要具备专业攀岩和野外搜救技能的专业志愿者;紧急援助阶段,志愿者应以从事医疗、心理辅导等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为主;恢复重建阶段则需要技术型志愿者,如专业社工或心理咨询师等。

多位专家均表示,慈善组织除了要加强自身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之外,与政府之间的合作、配合也至关重要。

政社”期待更加紧密的合作

记者了解到,由政府对接社会力量建立的联合体,是多数专家心目中理想的救灾模式。“这一次尼泊尔地震西藏地区的救灾,尽管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一小部分组织还没实现密切合作。但至少政府和基金会、社会组织都有意识在联合、对接,而且已有常态化的趋势,形成了一些规章制度。”顾林生说。

在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管理学院研究员刘君看来,现阶段政府和社会力量之间是两张皮,统一协调不够。从目前搜集上来的消息看,社会力量大量涌入灾区,其实给救灾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这不能单单责怪这些社会力量的意识不够好,政府管理也有些欠缺。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建议:大灾发生后,社会力量先不要盲目到达灾区,“比如说这次西藏灾区救灾工作中,我们不主张社会组织第一时间去灾区,原因是灾区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不好,如果大量的社会组织、志愿者无序进入后,有可能自身得不到应有保障,可能陷入被救援的境地。灾情相对稳定后,我们还是希望社会组织能够积极参与救灾,捐赠物资或资金,志愿者也可到灾区安置点向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帮扶和济困等。”

“最好的形态是救援物资和人员有的放矢地投入到灾区,社会力量有一个统一平台调配。”刘君说道。他建议对于需要援助的灾难区域建立评估中心,快速对灾区进行人员伤亡、损失、物资需求等方面的评估,评估数据在网络共享,所有协调的部门都可以看到,旨在为救援指挥提供一个决策支撑。灾区外围也会建立一个协调中心,从而有效调配救援人员以及各地区所需物资。

在尼泊尔8.1级强震西藏灾区抗震救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窦玉沛表示,“过去重大自然灾害救灾工作一般是以政府为主,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和民间力量对灾害救援的参与越来越广泛,行动越来越迅速。我们正在研究建立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机制。”正如他所说,救灾是全社会的事情,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王莹  颜小钗)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