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宁德女大学生坚守福州福利院社工岗位 笑称找男朋友都难
福利院的“大孩子”黄海跑去和比她年级小的社工吴爱雁合影。 林长生 摄
人民网福州2月10日电(林长生)福利院里长大的孩子和在家庭及社会中长大的不一样,他们没有和别人相处的更多经验。这里的孩子,甚至没有刷牙的概念。你通过20分钟的课程,在里面植入50次“牙刷”的概念,通过慢慢强化,才有可能让他们接受。
到这里来的“大孩子”,除了一部分在社会上流浪的无家可归的智障人员外,大多是从儿童福利院送来的年满14岁的孤障人士人——他们基本失去融入社会的可能了。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而他们也得到一群敬业的大学生的照顾。
“他们刷牙都很难学会,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医生来检查时发现很多人都患有牙科疾病。”1989年出生的吴爱雁是个宁德女孩,她在福建医科大学学的是社工专业。毕业后应聘到福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刚开始时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在院里,69个工作人员,30个人有编制。社工人员大多是外聘的,没有编制。她说,福州的社工待遇都普遍偏低,有社工证后,加上绩效管理,可以拿到2600元,自己暂时没有别的想法。她用公益圈流行的话说:坚持一天是一天。
目前,这个叫雁子的单身女生没有什么顾虑。她笑说,自己比较宅,连男朋友都还没找到。又临近一年春节,她会为过年回去不能给家人红包感觉很不好意思。不过,“大孩子”们信任她,喜欢和她在一起,把照片或别人送的东西交给她保存,让她也心生温暖。她说,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领导做事的信念也是她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
除了她外,另一个女孩张晓燕大学时学的是社区管理专业,她在第二社会福利院实习,大学毕业后也应聘到这里当社工,也没有编制。张晓燕脸上稚气未消,同时有一种同龄人难得的平静。
左一为吴爱雁,左二为陈晓燕。 林长生 摄
除了她们外,2003年大学毕业的社工部副主任陈荔君也是对工作充满乐观的人。她也笑着说,单位在李厝山上,比较偏僻,从山脚下走到上班的地方要20分钟,也挺锻炼人的。陈荔君学的是食品专业,她觉得院里这些“孩子”很单纯,在这里工作也让人思想简单,还称“这里工作的人都显年轻”。
目前,该院有8个社工,其中有2个行政社工。6个社工和20个护理人员要面对173个需要不同程度照顾的“大孩子”,工作量挺大的。
该院2000年大学毕业的副院长刘松年本身有心理咨询师和康复保健师等五个资格证,他兼社工们的行政督导和业务督导,对这群干活的年轻人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觉得,编制外的工作人员每月平均工资1800元,而人家在医院里的护工一天赚200元,月嫂一天能赚300元。他们福利院给年轻人提供的待遇太低,很难留住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