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年来,肩负着艰巨繁重改革发展任务的民政事业,交出了一份持续提升“民生温度”的答卷。
这一年,各地民政部门不懈拼搏,不断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到实施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从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到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改革;从增强社区自治服务功能,到增强减灾救灾能力;从支持慈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到深入推动殡葬改革……
这一年,民政部创新工作方式,对2014 年各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下同)民政重点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各地民政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汇聚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不断提升民政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恪守职责,创新转型暖民生
2014 年,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地民政部门以改革和法治思维推进工作,努力建设法治政府、高效政府、服务型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努力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托底性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0.9%、13.9%,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3.1%、13.5%。绝大多数省份建立了省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此外,各地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已经部署全面实施。
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在过去的一年里,西部强震、鲁甸地震、南方洪涝等灾情严重。面对灾害,28 个省份认真履行减灾委综合协调职责,及时启动预警响应或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到灾区一线,协助指导救灾工作。为了应对灾害,辽宁、黑龙江、安徽等七省开建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各地也加大了救灾物资储备力度。
构建慈善志愿服务发展新格局。在政策支持下,各地慈善超市建设明显加速,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志愿服务制度化进程加快,上海、重庆、陕西等地制定了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多个省份出台相关意见推动志愿服务进社区及对志愿者进行认证管理。全国志愿服务组织(站点)已达21 万个,常年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达6500 多万人。
提升殡葬改革、管理和服务水平。各地深入贯彻两办意见,党员干部带头对大办丧事说“ 不”。不断扩大惠民殡葬的覆盖面,广东全省城乡居民殡葬基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纳入2015 年省十件民生实事,浙江实现了惠民政策全覆盖。文明祭扫达成共识,江西、湖南鲜花祭扫成为主流,移风易俗新风尚逐渐形成。
借力市场,努力满足民生需求
2014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民政系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创造市场机制在民政社会服务领域发挥作用的条件,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
养老服务市场化供给扬帆起航。在过去的一年中,各省民政部门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进行市场化改革,政府购买服务、补贴护理床位、市场保险补充等利好消息不断。浙江、辽宁、黑龙江下发了关于发展民办养老产业的若干意见,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而按照江苏省《关于深化全省民政事业改革的意见》,公办养老机构将全部陆续转制为企业,政府投资、承担托底服务的公办机构推行公建民营。最终,民营床位要成为养老机构的绝对主体。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租赁、并购和BOT、TOT等方式参与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民间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在落实项目和资金后,各地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同比增长8.06%。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地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同比增长5%以上。
退役士兵安置手段多样化。各地全力争取安置岗位,强化岗位落实,基本做到有岗可安、阳光安置、及时上岗。全面启动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市场招聘等工作,牢牢把握就业创业着力点。北京、黑龙江、上海、山东等地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仅山东就举办了164 场,帮助2.7 万余名退役士兵实现就业。
创新治理,不断提升自治功能
2014 年,各省民政部门结合重点工作,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细化落实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等职责,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积极有效参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促进了社会自治功能的增强。
多措并举切实增强社区自治服务功能。新一轮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各地积极推行户代表选举或直接选举,覆盖面提升10%以上。基层民主协商广泛开展,辽宁、吉林、安徽等地制定了相关制度,陕西积极探索民主协商的有效途径。多个省市以创建“ 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重点,积极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践。
50多万个社会组织为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提供强有力支撑。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开展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成为普遍共识和行动。2014 年,各地社会组织共吸纳就业700 余万人,向党政机关提供各类政策建议数万条,在公益慈善、扶贫救灾、建议献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推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延伸了社会治理的触角。
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自治提供专业力量支撑。2014年,各省民政部门对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已有27个省份出台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事业单位、社区开发社工岗位11 万余个。数十万名社工专业人才在“ 三社联动”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社工覆盖面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一年来,各省民政部门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扎实推进8 项重点工作和其他任务,民政事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