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在鲁甸:心里话就和我们说

2014-10-24 14:32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从8月29日起,广东社工支援地震灾区服务队共60多人分批陆续奔赴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区,开展灾后重建救援工作,计划直至今年底结束。9月中旬,南方日报记者赴鲁甸灾区,探访正在灾区坚守的广东社工。

169516875

受灾群众的刺绣手艺引起广东社工关注。

从8月29日起,广东社工支援地震灾区服务队共60多人分批陆续奔赴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区,开展灾后重建救援工作,计划直至今年底结束。9月中旬,南方日报记者赴鲁甸灾区,探访正在灾区坚守的广东社工。

据省民政厅厅长刘洪介绍,根据全国统一部署,省民政厅迅速招募灾害救援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有意愿参与救援服务工作的社工,组成鲁甸社会工作支援团广东服务队。

这支服务队下设6支分队,主要开展心理抚慰、社区发展等专业服务,帮助受灾群众舒缓心理压力、修复社会关系,推动灾区社会重建和社区发展。

记者了解到,除了广东省民政厅,北京、上海、四川、云南等省市也分别组建了社会工作服务队来到鲁甸地震灾区开展服务。这是国家民政部首次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灾区社会工作服务支援计划。

抚慰灾后居民心理创伤

9月12日一早,南方日报记者从鲁甸县城出发,乘车前往震中龙头山镇。山路崎岖,风里时不时传来花椒的浓浓香气。司机纳灿说,当地出产花椒、核桃,农民大多以此为业。地震发生时,很多人正在山上采摘花椒,因此躲避了一场劫难。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跋涉,记者抵达龙头山镇葫芦桥安置点。连片的蓝色和灰白色帐篷区,正见证着8月3日那场6.5级地震留下的创伤。一下车,“葫芦桥电影院”、“葫芦桥茶馆”几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在葫芦桥安置点中间,刚刚搭建起来的3间帐篷就是广东社工的工作站。

9月1日,广东社工支援云南鲁甸灾区社工站正式成立。社工站的服务地点确定于龙头山镇龙泉社区的葫芦桥安置区。广东工业大学社工系的阎安老师9月6日抵达这里,她介绍,经过先遣队和首批服务队的走访,评估灾民的需要,形成了整体工作方案,并在社工站帐篷里开办葫芦桥电影院、茶馆、信息驿站、“葫芦娃”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等。

“我们最迫切的想法是让灾民们从帐篷里走出来。灾民受到地震的惊吓,那种恐惧感还没有消退。他们现在有家不能归,只能住在帐篷里,长时间这样,心里会憋出病来。”阎安说。广东社工开办的电影院、茶馆等设施都是为了向灾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尽可能地挖掘灾民的自身潜力,让他们从低谷中走出来。

灾民谢先生的房屋在这次地震中全部垮塌,家中3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被安置在不同的地方。谢先生需要兼顾小买卖和照顾老人,肩上的担子变得沉重,情绪也变得消极、郁闷。社工们邀请他在“葫芦桥大舞台”献唱一首歌,一曲《涛声依旧》过后,谢先生笑着说:“这是震后第一嗓。”

激活社区活力,恢复欢乐场景

9月13日晚8时,记者在葫芦桥电影院和灾民们一起看了一场电影。开场前,社工们摆出从广州带来的放映机,调试好音响,等候观众。

随着夜幕降临,吃过晚饭的灾民开始围过来,一排排向外依次坐定,准备看电影。62岁的李金山拎着板凳兴冲冲地赶来,“家里的电视机在地震时砸坏了,现在没有电视看了。葫芦桥电影院让我们有了新地方消磨时间,社工们想得很周到。”

社工陈忠华告诉记者,他们在安置点的服务对象共有近230户人家,820多人。他们按照“网格化”的原则开展服务,把这一片区域划分成3个板块,每个板块分配3名社工走访,对个案开展跟踪服务。“我们希望能激发社区活力,重新恢复地震发生前的居民关系和社区生活。”

“安置点老年人比较多,这里的风俗是老人单独住,不和子女住在一起。社工们会定时探访老人居住的帐篷,有什么需要随时跟进。安置点有4名孕产妇,有两个已经生了,还有两个待产。”陈忠华说。

86岁的谢家顺已经逐渐和社工们熟悉起来。老人双眼失明,在地震时头部受伤,一直卧床不起。社工每天来探访一次,握住他的手,说一些鼓励的话。“我想要一个取暖炉,准备过冬时用。”老人对社工说。“我们去想想办法,尽力为您找到捐助。”社工回答他。

村民祖万兵的妻子8月13日生了宝宝,这家人成为社工吴新花重点关注的对象。“孩子已经满月了,我动员这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到葫芦桥茶馆坐坐,聊一聊天,帮他们排解一下郁闷。”

在龙头山镇临时办公点,记者见到了镇党委书记李善云。他说:“广东社工协助镇党委政府做了很多事。现在乡镇干部到一线核灾、发放救灾物资等工作任务很重,没有精力顾及灾民的心理抚慰、社区关系的重建等问题,社工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他们以专业的优势,迅速融入灾民的生活。社工从灾民中收集到的意见,可以及时反映给镇党委政府,成为我们了解群众需求的又一个新渠道。”

为灾民链接生计资源

“我们是专业的陪伴者,希望能重新激发社区的活力,”资深社工郭伟信这样说。

“除了为灾民提供公共活动空间,社工们还想为他们链接一些资源,比方说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计问题。原本灾民大多靠种花椒为生,地震之后,大家都不敢再上山采摘花椒。这段时期正是花椒的收获期,村民眼看着花椒从青绿色变成暗红色,能卖出去的价钱每天都在下降。”他说。

怎样能让灾民们增加一些经济收入?这成为广东社工们考虑的问题。在葫芦桥茶馆和灾民们聊天时,社工们发现,很多妇女对刺绣很在行,手工制作的布鞋、鞋垫都很精致漂亮。

“我们想看能不能在广东举办一些义卖活动,将这些布鞋、鞋垫作为义卖品,义卖所得的善款全部给灾民,为他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提供经济支持。”

80岁的村民杨正兴和老伴抚养着3个孙辈,生活很困难。经过广东社工的联系,广东的热心人士与这3个孩子建立结对帮扶,从今年到他们大学毕业,每年都将给他们资助。

社工建立的葫芦桥信息驿站,相当于安置区信息资源的交互平台、灾民需求的发布平台。有一位78岁的老人没有听到村里的广播,错过了发放棉被的时间。老人来到信息驿站向社工求助,随后获得帮助,拿到了一床被子。地震之后,陆续有志愿者服务团队、公益组织来到灾区,有的向灾民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信息驿站的黑板报便成为他们的信息发布平台。信息驿站还把安置区的各个公益组织的所在地公示出来,方便灾民联系求助。

9月13日下午,葫芦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开张迎客。“我们把在广州的做法复制到葫芦桥安置区了,”广州市民政局社工处处长杨海清在揭牌现场告诉记者。

省社工师联合会会长李敏兰作为首批服务队的一员,对社工们的高效工作颇有感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从这次鲁甸救灾可以看到广东近年来在全国率先培育社工人才的丰硕成果。”她说。


  • 微博推荐